湖南省物价部门:当前主要农产品涨价符合价值规律
据分析,这一轮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产者通过涨价得到补偿。多年来,农民种植农副产品增产难增收,特别是种植粮食,一年到头,不但无利,反而亏损。所以,这一次农副产品涨价,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必然反映,是价格反映价值的必然结果。按照目前主要农副产品的价格水平,除个别品种外,在补偿农民种养成本后,农民可以获得适当利润。如晚籼稻,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59元,含税成本42.9元,纯收入16.1元。油菜籽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120元,含税成本95.01元,纯收入25元。生猪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343.2元,含税成本266.5元,纯收入76.7元。
二是经营者的经营行为比较规范,基本上没有乱涨价牟取暴利的行为发生。以今年10月与去年同期比较,经营情况都比较正常。如粮食,虽然收购价上升18%左右,大米零售价上涨20%左右,但今年大米加工利润率为5.65%,比去年同期的7.32%下降1.67个百分点。批发环节进销差率为6.4%,比去年同期的8.7%下降2.3个百分点。零售环节批发差率为10.3%,比去年同期的10.8%下降0.5个百分点。再如生猪,虽然收购价上涨了25%左右,鲜肉零售价上涨20%左右,但加工进销差率仅为36.8%,比去年同期的41.3%下降了4.5个百分点。鲜肉零售环节批零差率为14.2%,比去年同期的18.1%下降了3.9个百分点。还有菜油,虽然油菜籽收购价上涨了30%左右,菜油零售价上涨25%左右,但批发环节进销差率仅比去年同期上涨了3.1个百分点,零售环节的批零差率与去年持平。
三是消费者比较理性,整个市场平稳,没有出现抢购现象。
四是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控得当。各地积极组织货源,充实储备和库存,使货源紧缺的问题及时得到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