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追梦人|张智玲:用鲁莽与真诚闯市场、创事业
张智玲
“一,脸皮厚;二,不怕亏;三,胆子大。”
回看永州市道县企业家张智玲的追梦路,在她身上涌现的这三个特质,推动她跌跌撞撞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迈进。
“越和老百姓熟悉,越觉得他们不容易。”带着初衷,张智玲努力让老百姓买到更便宜、更好的产品,也积极为道县农特产品代言,逐渐开创出自己的事业。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脸皮厚”是要打引号的。正是因为“脸皮厚”,张智玲在上万个竞争对象中脱颖而出,博得关注与资源。
20年代初,小镇手机店非常火,功能齐全,既卖手机、电脑,也交话费、电费。夫妻俩就在道县四马桥镇上一人开了一家店。
“我们当时生意好到什么程度,赶集的时候,凌晨5点就有人来敲门了。”张智玲待人接物很用心,夫妻俩的店非常受欢迎,在家乡过着远比在外面打工更舒服的生活。
2015年,阿里巴巴启动农村淘宝项目,让张智玲的“命运的齿轮”开始悄然转动。
全国各地开始了农村淘宝“店小二”的选拔面试。因为懂电脑,四马桥镇政府推荐了张庆去。张智玲还记得,面试那天是赶集日,店里人山人海,夫妻俩忙得不可开交,全然忘在脑后。
镇里、村里干部知道张庆没去,连忙到店里劝说。张庆去了面试,张智玲一个人一边带孩子一边忙生意。“我当时还感觉很委屈,一个集市下来,两个店面,感觉手都要废了。”张智玲的委屈还有另一个原因,她想着,2000人选56个,丈夫那么内向,肯定过不了,白白浪费时间。
意想不到的是,张庆回来说,可以准备资料了。等夫妻俩交好资料,惊奇地发现,竟然是全县第一个交的。最终,张庆的农村淘宝店成为四马桥镇唯一的一家服务站。
丈夫内向,张智玲开始充分发挥作用,也就是“脸皮厚”。
开业前,挨家挨户走村入户宣传农村淘宝,拉拢交电费的广大客户,送赠品等等,获得成绩——开业第一天,四个人,六台电脑,从早上八点下订单到凌晨三点才结束,订单业绩在全县56个服务站中获第一名,奖励2000元;
赶集的时候,努力站在桌子上“喊麦”卖货,努力摆摊宣传,获得成绩——赶集半天内,棉拖鞋下单300双,打底裤170条,木炭32万吨。
电器下乡活动,答应房地产开发商朋友担任“网红”卖房,获得成绩——电器下乡一天内卖了14万,成为当时的阿里巴巴湖南省农村淘宝的区域经理,整个永州仅此一人。
“你无法想象,那个时候简直就是我们的人生巅峰。”张智玲很自豪,如同一颗石头打进平静的水面激起涟漪,销售带给她的乐趣以及成就感让她更兴奋了。
一个小镇农村淘宝服务站的业绩,在全县乃至全永州市都数一数二,那时的张智玲,隐隐约约感觉到,好像在这个行业里,至少在永州市,做成了天花板。
第一单亏了7000元
2016年—2019年,农村淘宝主打农产品进城,张智玲也开始帮老百姓卖农产品。但第一单就让她“交了学费”。
道州脐橙是道县的“一县一特”,2016年底,有果农找到张智玲请她帮忙卖。张智玲利用自身的资源找到了长沙菜鸟驿站的负责人,想把脐橙卖到长沙去。
因为什么都不懂,不知道工厂有洗果机,张智玲聘请30个人手工洗果;不知道要选果,拖到长沙以后,商家要的是果径60mm以上的脐橙,总共一万多斤多的果有9000斤是60mm以下。第一单农产品销售以失败告终,倒亏7000元。
张庆听说后,十分沮丧,但张智玲反而兴奋了起来,“卖果这个过程还是很有趣,也算了交了学费。”她开始卖“百家果”,即散户的脐橙。
张智玲又遇见了新问题,散户的脐橙规模小,洗果厂不开机器,于是大冬天的,张智玲便和家人、亲戚、邻居三四十个人用大盆洗果。
要装四五百箱但没有箱子?张智玲去超市收装洗衣粉的、装酱油的箱子。下雪天停电,和家人打着蜡烛打包。等包装打完,腰都直不起来,手也合不拢,最后赚的钱也只有快递的辛苦费。
“我不怕亏。”因为不怕,张智玲大胆去做,一个鲁莽又真诚的农产品销售事业就从这里开始。后来别人评论张智玲,“不太聪明但是执行力强”,一语中的。
2017年,张智玲和团队成立了道县农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做阿里妈妈和线上的农产品进城。越来越多的农户找到她帮忙售卖,她成为道县农产品销售的“一姐”。
这一年,张智玲销售道州脐橙达27万斤,随后帮周边县城销售江永香柚近20万斤;这一年,张智玲在道县最贵的小区买了一套房子;这一年,张智玲成为湖南省农村淘宝事业部的认证讲师,在江永、江华、宁远等县城培训如何做农村淘宝,如何爆单。
从自己做变成教别人做,张智玲激发自己的无限可能,培训更多电商能手、致富能手,满足老百姓诉求,把道县的农特产品推向更广大的市场。
打造个人公益IP
2018年,张智玲有机会到了盒马生鲜、阿里巴巴总部学习。在那里,她才第一次认识到农产品品牌性、规模性、统一性的重要性。
当年,张智玲成立了道县道滋味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专门对接农村、对接贫困群众,同时设立展示购销平台、农副产品体验餐馆、电商培训基地。其中着重培养道县农产品的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理念。
12月底,张智玲又做了一件大胆的事情。十多万的大单,没有定金,仅仅是对方的一句话,她把28000斤的道州脐橙拉到了北京。
张智玲准备了70mm—100mm果径的脐橙,结果对方只需要80mm—90mm果径,这下脐橙就滞留了。并且货车不能直接进城区超市,要先在市场转运。当时北京零下五六度,天气十分寒冷,张智玲的货车进不了市场也卸不了货,在市场外干等着,每日还交付600元的停车费。
因为不懂行业规则,货车在市场外等了四天三晚才等来卸货。“我记得很清楚,半夜三点半来卸货的,五点就卸完了。”急了很多天,终于了却了心事,张智玲一回酒店就发烧到39.6度,没收到钱也立马准备要回家。
离开北京之前,张智玲去超市看了一下,道州脐橙非常受欢迎,更加坚定了自己向外推广道州脐橙品牌的信心。
在一边销售农产品的同时,张智玲开起了培训班,组建了8名直系主播的团队,从2019年到现在,在全永州市培养了近3000名电商人才,直播带货主播1000多名。她也成了永州市党校师资库的讲师,被邀请至省内各市州讲电商课。
今年初,张智玲做起了个人公益IP“智玲带你走道县”,三个月内突破了1400万的播放量,通过她让更多人知道了道县,了解到了道县的红色旅游、农特产品、老百姓产业。
胆子大的张智玲已经有了下一步的计划,跳出道县,向一线城市出发。
“我要让我们道县乃至永州市的农特产品在一线城市拥有固定的落脚点。”张智玲已经在深圳、长沙看好场地。她也期待着,两个城市的店铺运营稳定以后,能够复制推广到广州等一线城市。
越努力越幸运,未来,张智玲带着道县农特产品继续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