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四轮驱动”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2-10-12 00:00  【字体:  

水稻新品种展示、早稻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生态家园富民工程、清洁工程、农产品质量综合监管体系建设等项目落户我市,项目总资金达1800万元,为该市的粮食生产、农业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农村清洁能源、基层农技体系建设事业注入了强劲的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

二、抓高产创建,以示范带动。

该市着力打造以蓬塘、罗桥、三角塘3个万亩双季稻示范片和以宜潭、江河、柏坊3个万亩油菜示范片为核心的“六区十带”粮油高产创建示范,示范片实行统一供应良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栽培管理、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技术指导,全面推广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先进适用技术,确保了全年粮油生产任务的落实。据2011年省农业厅验收组测产,该市高产创建示范片水稻亩平增产42.3公斤;油菜亩平增产31.4公斤。

三、抓良种良法,以品质促动。

市农业局组织精干农技人员成立农业科技服务小组,实行局领导包片,技术骨干包乡镇,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传授农业科技,充分发挥技术“二传手”作用。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全面推广优质稻、超级稻、双低油菜、玉米、蔬菜、西瓜、红提、柑桔、梨等优良品种(种苗)62个,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大力推广粮食、蔬菜、水果、茶叶高产优质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新技术应用累计达780万亩。三是推行农业标准化。先后在全市各地建立了26个总面积35.2万亩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部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田间到市场的全程监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抓技术培训,以人才拉动。

市农业局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雨露工程”,运用职业教育和培训学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扶贫、农村远程教育等形式,开展日常化、多层次培训,先后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班30期,使每位农民至少掌握两门以上种植、养殖、加工等实用技术。通过印发《常宁农业信息》等纸质媒体、编播《农友之窗》电视专栏和农业信息网站、开通12316农业综合服务热线、编发手机短信等多种手段,大力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咨询、农业信息发布等工作。目前,全市累计实现26万农民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适用型人才,实现了人人有技术,户户增收入。

常宁“四轮驱动”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1058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