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2-10-23 00:00  【字体: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发展改革,是促进我省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省委、省政府这次专题召开全省农村金融工作会议,就是要在总结全省农村金融工作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推动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近五年来湖南农村金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7年来,我省金融系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投入,不断优化资金结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资金需求。

一是资金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到今年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4378.2亿元,同比增长25.6%,高于全部贷款增速7.9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与此同时,大力支持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再融资、私募股权等多种方式融资。目前,全省共有农业类上市公司11家,实现首发上市融资46.6亿元,并累计通过证券市场融资77亿元。

二是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按照中央精神,我省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基本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目前,全省构建了以省、县两级法人为主体的农村信用社体系,组建了14家农村商业银行、5家农村合作银行和102家县级统一法人联社,系统内法人机构由改革前的1987个减少到123个,机构分散弱小、功能薄弱的局面得到较大改变。全省村镇银行达到29家,累计向“三农”和中小企业投放信贷资金38.8亿元。

三是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重点推广了林权抵押贷款、农户贷记卡“一卡通”模式、订单农业贷款、“信贷+保险”模式、农屋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等六大领域的创新产品,并在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目前,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工作已在85个县(市)2364个乡镇铺开,549家金融机构或网点开办了创新业务。五年来,全省农业保险平稳较快发展,覆盖范围从起初的51个县(市)发展到现在覆盖全省各县(市)。

四是不断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大力开展农户信用档案建设工作,全省累计为722万户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对548.8万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不断深入开展金融安全区创建活动。逐步完善农村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农村金融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新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空白乡镇的新设网点等建设和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都给予了补贴,对县域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的超额增量部分进行了奖补。

充分认识湖南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征

当前,我省农业生产方式正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农民收入来源主要由农业收入转向非农收入,农村生产主体正由一家一户向公司化经营发展,这些变化给农村金融带来了深刻影响。

农村金融需求日趋旺盛,但有效金融供给相对不足。近年来,农村金融需求呈现由生存型向发展型、消费型向生产型、零星型向规模型的转变,农村金融服务正从以前以单一客户为主向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全面服务转变,传统的小额贷款需求正向大额信贷过度。然而从总体上看,目前我省农村金融有效供给还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但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比较单一。随着农村金融需求向存、贷、结算、代理等内容多元化、服务个性化、手段现代化、需求多样化转变,农村金融产品结构单一、服务方式简单的矛盾日益显现,融资渠道、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担保抵押方式等方面均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

农村金融业快速发展,但金融环境有待优化。农户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更新难度大,信用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银行放贷。同时,农村清收清欠工作难度较大,维护金融债权的任务较艰巨。此外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民间融资活跃,风险防控难度大,极易引发非法融资。

农村金融工作要求高,但机构队伍建设还不适应。当前我省农村新型金融业态不断涌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层出不穷,农村金融工作内容日益丰富,对农村金融工作队伍的专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但能全面理解金融并运用好金融工具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领导干部不多,农村金融工作机构和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

进一步加快农村金融发展改革步伐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是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关键时期。根据全省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增加农村信贷投入。2012年,全省涉农贷款要力争实现“两个不低于”的金融支农目标,即增量不低于上年,达到840亿元以上;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达到18%以上。

着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要把吸引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作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点,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筑巢”,加快构建多样化、多层次、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着力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建立良好的股权结构,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推进城区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消化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充实资本金,切实化解潜在风险。

着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鼓励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业务。大力发展面向农村、服务农业的融资租赁、信托、资产证券化、股权投资等业务,培育和支持涉农企业上市。

着力激活农村要素市场。推进农村要素确权、颁证、登记等工作,增强农村金融交易有效性;建立并完善要素市场服务支持体系,改善农村金融交易条件。

着力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金融安全区创建,依法维护农村金融债权,引导农村民间融资规范发展,加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宣传和培训。

着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实行差别化监管政策,对金融机构支农再贷款、再贴现业务给予支持;探索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专项基金。

着力抓好改革创新试点。选择一些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农业保险覆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等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工作。

加快全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1058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