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六措并举”强化种子监管
今年以来,冷水滩区以服务农业、保护农民利益为宗旨,以农业法律、法规为武器,采取多项举措加大种子市场管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注重领导力量。为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该区成立了以副区长为组长,“冷水滩区农业综合执法工作领导小组”,并将种子监管工作纳入了政府绩效考核考评,同时,成立了以区农业局主管农业执法工作的副局长为组长的10人种子管理执法队伍,并配备了一台农业综合执法专车,有计划地选送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办的各种学习培训,并经常性地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律和法规知识学习,确定每周星期五下午为集中学习时间,造就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高效廉洁、行为规范、纪律严明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执法队伍。
二、规范执法程序。在日常种子管理工作中,重点健全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办案制度。对重大案件的处理,由集体讨论并报局领导研究决定,执法人员不准到经销单位吃、拿、卡、要,把每一宗案件都办成公正、公平、合理的铁案。二是公开承诺制度。实行挂牌持证上岗,向社会公开承诺,邀请群众监督员,督促执法人员秉公执法,设立举报电话:0746-8219287,实行收费公示,依法依规收取各种费用。三是案件卷宗管理制度。做到立案有审批,处罚有依据,结案有报告,实行一案一卷,材料清楚齐全,程序合法。四是种子经营档案管理制度,要求所有种子经销单位和个人建立详细的档案并将经营档案保留二年以上。要求种子进货有发票,种子销售有去向。
三、做好舆论宣传。结合全区各项农业技术培训和“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安排了专人讲解有关种子法律知识和通报种子监督管理的有关情况。及时组织种子监督管理工作人员上集市,下乡村,进农户,跑商家,耐心细致地讲解有关种子的生产标准和使用方法。并利用农业执法专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形式多样的种子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在各乡、镇主要集市悬挂、张贴横幅标语、印发宣传资料,在城内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和报刊搞好专题讲座和种子法律法规的普及。今年以来,共出动打假宣传车187台/次,出动执法人员395人/次,发放识别真假种子和种子法律法规等资料2.8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解疑54次,发送网络信息13条。通过这些工作营造了全社会支持参与种子打假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资格审核。针对全区经营种子的零售点多面广,该区种子管理站对全区267家的零售网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考试,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备案、批准。对不具备经营条件、无证无照的经营网点依法取缔了3家。同时对符合条件的签订了承诺书(责任状),规定他们使用统一印制的销售信誉卡。并做好统一规范的经营档案,保存好进货发票。
五、加大打假力度。以《种子法》为准绳,以整治种子生产、销售领域的违法行为为目标,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对假劣种子案件的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抽取了种子样品73个(其中送市局30个,自检43个),共处理的种子纠纷案件达10起,共查处种子违法案件6起,查获未审先推种子676公斤,案值1.4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7.1万余元。我局对这6起案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了立案查处,做出了严肃处理,并进行了通报。有力地警慑个别不法人员盟发制假售假的念头,杜绝坑农害农行为的发生。
六、强化生产管理。作为湖南省种子生产的大县(区),今年制种面积达1.56万亩。种子质量的好坏,处决于种子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强化种子生产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是强化种子生产基地审核,对达不到种子生产要求的生产地坚决取缔;二是强化生产面积的审核,作到不假报、漏报;是强化种子花检。该区种子管理站先后派出5人12次配合市站对辖区内制种的所有品种进行了花检;四是强化品种真实性鉴定。共抽出90个样品,送市站进行真实性鉴定,严格把关。通过上述措施,大大提高了该区的杂交水稻种子的制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