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乡市连续第三年喜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
近日,湘乡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光荣称号。2012年,该市认真落实国务院、省、市有关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有效措施,促进了全市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据市统计局统计数据,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16.535万亩,比上年增加2.965万亩,粮食总产54.3352万吨,比上年增加1.6207万吨,实现粮食生产“九连增”。一是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了以市委书记阳建民为顾问,市长胡海军为组长的高规格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建立了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任务纳入乡镇绩效考核范畴,并实行一票否决,末位淘汰制;同时,开展粮食生产“同业对标”考核。对各乡(镇、办事处)粮食生产工作每二个月考核一次,将全市22个乡(镇、办事处)按工作优劣,排为22个名次。逢双月考核,排位到最后名次的,乡(镇、办事处)书记向市委书记、乡(镇)长向市长说明问题,连续二次排名倒1、2位的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将进行诫勉谈话;实行村组联动,责任到户。通过村长、组长示范种植双季稻,推广农业新技术,对农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该市充分发挥村组干部作用,把粮食生产责任状签订到村,粮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与村干部的工资和补助挂钩,扶持村组干部成为种粮大户。二是大规模高标准创办示范片。全市创办了13个双季稻高产创建万亩片和9个5000亩以上的双季高产创建片。同时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有机结合,形成市带乡、乡带村的示范辐射格局。建设好320国道、湘白公路、湘月公路、湘衡公路4条粮食高产创建示范走廓,使粮食高产创建样板辐射涵盖全市。各示范指挥区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集中育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专业化承包防治、统一管水、统一机耕机收的“六统一”技术管理模式。为了促进各项技术措施到位,对各示范点实行了种子、肥料价格补贴,免费发放病虫害防治药剂。三是推广三大粮食增产技术。按省厅要求,全力推广三大粮食增产技术:集中育秧、安全齐穗、合理密植。特别是该市被列为2012年水稻集中育秧重点县(市)之一。积极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共推广水稻集中育秧15.32万亩,其中早稻11.32万亩,晚稻4万亩,有747个育秧主体,248个村参与了集中育秧,实行统一供种、统一租用秧田、统一耕整秧田,农户带抛秧盘自行播种,秧田实行统一管理。集中育秧技术推广取得了“一控二化三受益”的可喜成绩。“一控”即控制了“双改单”和水稻直播;“二化”即品种布局良种化、育秧技术规范化;“三受益”即育秧主体受益、农民受益、粮食生产发展受益。四是强化科技培训。为了把生产技术贯彻到生产之中,在技术培训方面开展两个层次的培训:第一是抓农技人员的技术培训,全市举办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11期,参培人数300多人,同时每月定期召开农技站长培训会;第二是对农民进行培训,市乡两级联合组建农业技术培训专家组,在全市各乡、村、组巡回培训。今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282余场次,印发到农户的技术资料320万份,举办电视技术讲座12场。继续实施“百十千”科技联户工程。选定具有农艺师以上技术职称的农技人员100名,每人联系科技示范户10户,全市累计联系1000户。通过传、帮、带培养科技示范户,为大面积生产树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