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刊之四
湘政简准字〔2013〕19号 第45期
落实质量安全责任 强化生产全程监管
涟源市五举措确保蔬菜质量安全和产业健康发展
涟源是娄底市“菜篮子”工程建设保障基地,蔬菜是涟源市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涟源市认真落实蔬菜生产质量安全责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加强基地准出监管,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有力地促进了该市蔬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9年以来,该市蔬菜产品在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和娄底市农业局组织开展的例行监测中,受检样品合格率始终保持100%,未发生一例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2012年该市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总产量54.5万吨,总产值逾8.8亿元。
一、健全责任机制,落实蔬菜生产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涟源市人民政府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该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发展了桥头河镇星园、杨市镇栗树泉、水洞底镇西溪和潘塘等一批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依托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户分散生产有机联系起来,全面推进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市政府分别与各乡镇政府签订蔬菜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实行绩效管理考核,明确属地管理职责,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蔬菜产业发展安全。落实监管责任,市政府与市农业局签订责任状,市农业局与各乡镇监管站签订责任状,乡镇监管人员对蔬菜基地分片包干负责,层层明确监管职责、任务和要求,市政府对市农业局、市农业局对乡镇监管站、乡镇监管站对监管人员层层严格管理考核,强化责任追究。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分别与乡镇政府签订蔬菜生产质量安全承诺书,公开承诺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范使用农药等投入品,建立全过程生产档案,实行产地检测准出,加强基地设施建设和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依据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有关规定对蔬菜产品进行包装、标识等。通过强化蔬菜生产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生产全程监管,确保了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蔬菜产业长足发展。
二、推行标准化生产,强化蔬菜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该市农业部门结合地方蔬菜主导品种,通过遴选、制修订确定了10多项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适应当地蔬菜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积极组织基地农户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通过操作卡、明白纸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推进农业标准转化入户;按照统一品种、统一投入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六统一”要求,在蔬菜基地推行标准化生产。目前,该市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4500亩,蔬菜生产核心区标准化覆盖率达80%以上。加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全面推广应用以杀虫灯、防虫网、色板为主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指导监督基地农户在蔬菜生产中正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其他农业投入品,清洁生产过程;建立健全田间档案,市农业部门统一印发《田间档案记录》,监督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及常年种植面积20亩以上的大户真实记录生产全程农业投入品使用和产品销售情况,做到一基地一档案、一大户一档案;加强田间巡查指导,蔬菜基地村组监(协)管员和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对生产基地进行日常巡查,乡镇监管员分片负责、对蔬菜基地进行巡查指导,监督基地农户合理使用农药等投入品、严格遵守农药间隔期规定,并分别建立巡查记录档案;市级监管机构结合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产品对蔬菜基地进行检查督导,督促乡镇、村组和专业合作社开展田间巡查,及时发现、纠正不合理使用农药等投入品行为;同时,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净化农资市场,强化农业投入品源头监管。
三、加强监督检测,严格蔬菜基地准出监管。推行标识化管理,对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统一编码,对田块、大棚逐一编号,实现蔬菜产品身份可识别、质量可追溯。加强监督检测,科学制订蔬菜产品例行监测方案,扩大检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每年市级抽检蔬菜产品5000批次以上,各蔬菜基地乡镇分别抽检1000批次以上,基本实现每个基地、每批次产品抽检全覆盖。强化自律检测,积极支持蔬菜基地、专业合作社开展自律性检测,潘塘、西溪、栗树泉、星园等专业合作社均已建立自律性检测室,对蔬菜产品实行基地检测准出。加强风险排查,对区域性、蔬菜品类系统性风险隐患进行专项整治。强化监督执法,对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中检出不合格产品的,依据标识追溯生产基地和生产主体,实施重点监管。严格产地准出监管,坚持做到“三个不上市”,即不承诺不上市、不检测不上市、不合格不上市,严把基地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关,确保蔬菜产品消费安全。
四、加强产品认证管理,着力打造蔬菜质量安全品牌。大力支持蔬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三品一标”蔬菜生产,积极开展产品、产地认证认定工作,强化证后管理。目前,该市无公害蔬菜产地面积已发展到1.1万亩,32个蔬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培育发展了一批知名蔬菜品牌。桥头河镇星园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肖老爷”商标,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目前,该合作社核心蔬菜基地面积超过5000亩,年产量达2.3万吨,可保障娄底中心城区40%的蔬菜供应,另每年直供香港蔬菜产品3000余吨,年产值8000多万元,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各环节共安置就业500余人,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品牌影响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五、健全监管体系,提升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该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农业、发改、财政、公安、工商、卫生、商务、质监、城管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动工作机制。市级和各乡镇监管经费、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还专项安排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50万元。全市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并按照专岗专责的要求分别设立了1~2名监管员和专职检测人员,配置了检测仪器设备;蔬菜基地村组普遍设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员、协管员,蔬菜产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全部设置了质量安全管理员;分别明确监管监督工作职责要求,建立健全工作管理考核制度,落实奖惩措施。该市结合“阳光工程”的实施,对乡镇监管员、检测员和生产基地负责人进行集中培训,对村监督员、组协管员进行系统培训,整体提升监管队伍业务素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湖南省农业厅办公室编 2013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