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贺家山原种场把扎实抓好抗旱工作作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重要实践
一、强化组织保障。今年旱情刚冒头,场里就及时成立了以场党委书记、场长任组长,其余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 并召开两次专题会议,下发了抗旱救灾紧急通知,部署抗旱工作,动员全场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思想准备。与此同时,在三大农业分场还组织了抗旱工作技术服务队,制定了预案,科学指导开展抗旱救灾。为使物资及时保障到位,场里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资金100万元,维修、改造抗旱机具、排灌设施20多台(套),疏通渠道12000米,购买新变压器10台,排查检修用电线路10000多米。
二、强化责任落实。一是建立了办点联户帮困制度。场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深入到分场、生产队,“一对一”联系一个分场(企业)、一个生产队、一个困难户、一个种养运销大户,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生产难题。场党委书记、场长陈新登在新合分场一队办点,并联系新合十八队困难户肖生权、生猪养殖大户李元章;场党委副书记、副场长宋武在乐兴分场办点,并联系困难户姚昌伟、养殖专业户孟凡伟;场党委委员、副场长邵泽毅在大洲分场办点,并联系困难户梁国政、水产养殖大户贾仁卫;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丁世勇在小凡洲芦苇场办点,并联系困难户杨明才、生猪养殖大户涂爱民;总农艺师李建彬在种子公司办点,并联系困难户孟凡明、蔬菜种植大户刘丕友(原轧花厂下岗职工)。二是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抗旱职责。要求各单位、各部门除了协助场领导联系分场、困难户之外,切实抓好抗旱保苗绿化工作,并分片包干,确保早晚浇水,扎扎实实开展绿化养护,全力以赴抗旱保苗,对抗旱保苗和绿化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及后果的将严肃处理。三是加强水源配置与调度。科学调度水源,积极化解用水纠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水利设施,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水源,在新合分场、大洲分场引导、发动职工群众打井取水,场里给予适当补贴。在确保职工群众生活用水的同时,从水塔放水到田间地头,用于生产,力争多浇一亩是一亩,多浇一分是一分,尽全力解决职工群众用水需求,将旱灾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目前,全场抗旱用电达到40万度、用油10吨,累计浇灌面积10000亩左右,未发生一起用水纠纷和上访事件。
三、强化各项安全措施。针对7月以来出现连续晴热高温天气,场里立足当前狠抓安全生产,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尤其是加强了电管站、排灌站24小时值班制度和严格管制烟花爆竹,以及暑期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建筑、环卫等领域的防暑降温工作,确保用电、用水安全和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四、强化改种补种工作。虽然全场上下全力抗旱,但由于抗旱设施陈旧,供水难度大,全场农作物受灾面积已接近70%,尤其是蔬菜瓜果、棉花、柑橘等大面积受灾,超过6000亩, 其中1000余亩蔬菜、西瓜、柑橘绝收。为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场里及时引导职工群众积极迅速开展改种补种蔬菜、秋玉米等作物,同时为职工群众做好种子、肥料的储备与调运工作,特别是蔬菜基地,为确保蔬菜正常生产和秋菜供应,已播的秋菜有的已经补种了3次,个别品种甚至补种了5次。目前,全场改种补种面积近1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