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凤妹子”志当“农业创客”——探索农教结合模式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16-03-24 00:00  【字体:  

大学本科经贸英语专业毕业、曾作为交流生在美留学一年、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 “凤妹子”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选择当一名青年农场主。

“凤妹子”,全名张凤,浏阳人,1989年出生。大学毕业后,她自己创业,在城区开办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年收入可观。后来,响应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战略,她放弃可观收入,成立浏阳市天子湾种植专业合作社,成了名副其实的家庭农场主,并立志当一名“农业创客”。

短短的3年时间,她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将农业与教育结合,开展农事体验,将农场做得“风风火火”。

创业:成立合作社从教育转向农业

2010年大学毕业后,张凤在江苏一家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年收入过10万。10岁失去父亲的张凤,为了更好地照顾母亲,毅然回家乡创办了浏阳支点教育培训学校,以个性化教育理念给学生培训。

两年多的时间里,张凤教学、业务双手抓,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学校办得如火如荼。有许多学生在培训学校收获颇丰,考上了理想学校。

到2013年,已经结婚的她仍旧坚持着自己的事业。然而,丈夫家经营的一家农庄却出现了瓶颈。为了减少家人压力,她决定放弃自己的学校,转战农业行业。

刚开始接触农庄,张凤根本摸不清头脑。于是,她决定从基础做起,流转3000亩土地,成立浏阳市天子湾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杨梅树、养黑山羊等。

学习:农民培训成入行“敲门砖”

每天在基地上奔波,杨梅树、黑山羊等这些植物和动物,就成了张凤的新“学生”。而在从事农业的过程中,张凤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太有限。为了更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知识,她前往浏阳市农业局咨询“是否可以参加农民培训?于是,在浏阳市农业局、农科教、农广校组织的冬春科技知识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课堂里,总会出现她的身影。

“这些课堂是我的‘入行砖’,课堂里的老师,都是我的启蒙老师,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开阔了眼界。”张凤在2015年曾两次作为现代农业领军人才培训对象,免费前往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学习20天。她坦言,这些课堂上所学的东西,都是她宝贵的财富。

创新:农教结合,农事体验中收获知识

在培训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该如何运用到实践中来?这也是张凤一直思考的问题。结合培训所学,加上自己曾以交流生身份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一年时所看到的家庭农场,她开始探索农庄与合作社如何共同发展。

“我在美国时曾在家庭农场兼职,辽阔的农场,可以骑着马儿在上面飞奔,让人心旷神怡。许多家庭带着孩子,企业带着自己的职工一起来玩,这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张凤介绍。

这个模式,即“农教结合”,在农事体验中,添加素质教育拓展、团队游戏等环节,让消费者在农事体验中收获知识。走进基地,你可以参加到团队游戏中来,与团队一起趣味闯关,挑战自己,开发潜力,互相帮助,彼此信任;通过团队合作完成任务后,一起去喂羊、摘杨梅、赏桂花,然后野炊,享受成功的乐趣,这些农事体验让你真正回归自然……张凤坦言,这种结合方式,很受消费者青睐。每逢周末,上千游客前来这里,他们在这里拥抱自然,收获知识,“学生以及各种团队,都特别感兴趣,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愿望:做一名真正的“农业创客”

在探索农业与教育结合的路上,张凤坦言,遇到了不少困难。“公公婆婆老公他们都觉得想法不实际,投资大,效益也无法预期。”张凤说,当时自己的创业基金不多,基地上已经用了很大一部分。而自己从大学开始一直资助了10多名贫困学生,每年为他们交学杂费,这里的支出也让家人不理解,“希望我工作进入正轨后再帮助他们”。

“父亲在我10岁就离世了,是好心人资助我,我才有机会上高中、上大学。我现在虽然没有很成功的事业,但是我可以尽自己的能力帮帮贫困学生,回报社会,感恩社会,我觉得自己更有动力。”为了说服他们,张凤将自己在国外留学时兼职的农场的运营模式介绍给他们,同时邀请农业、教育方面的专家前来考察,然后熬夜做方案。

张凤的善良、语重心长、对农业发展的想法等获得家人一致同意。她说,通过农业与教育结合,现在农庄与基地都走入了正轨,现在主要在拓展业务上。她深知,在农业的道路上,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能做一名真正的“农业创客”。

浏阳“凤妹子”志当“农业创客”——探索农教结合模式

1057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