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运用“四大法则” 加快湖南农业发展绿色转型
近年来,湖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农业农村部工作安排,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加、减、乘、除”四大法则,推动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
一、科技“加法”:打造种业农机高地,引领绿色发展转型
落实部省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种业创新和智能农机发展高地,强化绿色转型科技支撑。加强技术攻关与平台建设。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设运营岳麓山实验室,搭建湖南智能农机创新研发中心等平台,构建“大农科院”体制,攻破绿色技术科研难点。全省镉低积累早中晚稻品种全覆盖,第三代杂交水稻亩产1603.9公斤,刷新世界纪录。加快绿色技术集成推广。围绕水稻等12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集成推广高密度种植、高质量播种、高效率肥水、低损耗减灾“三高一低”绿色高效栽培等新技术模式。加快推进13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9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园区技术带动功能。组织农技大课堂等绿色技术推广活动,培训课程访问量超141万次,有效促进绿色低碳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落地转化。
二、投入“减法”:节约农业资源投入,扩大绿色生产规模
坚持绿色生产,确保粮食总产逐年提升、农业投入品总量逐年减少。强化耕地水域保护利用。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印发科学施肥增效工作方案,推广施肥新产品、新技术、新机具“三新”集成模式,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稳定在90%以上。今年已完成洞庭湖区6.3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和尾水治理,推广镉低积累水稻300万亩。推进农业节水示范。选育推广水稻节水抗旱新品种,耐盐碱水稻在中度盐碱化耕地上亩产突破570公斤。推动大中型灌渠节水配套改造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十四五”期间全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了0.28。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纳入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落实调查采样点9.6万个。支持专业化防治组织,优先采用绿色防控措施,培育统防统治服务组织1646家,全省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55%。
三、效益“乘法”:落实产业倍增计划,锻长绿色产业链条
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发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推进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出台“菜十条”“果十条”细分产业扶持政策,举办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银企对接会,培养链主企业,引领产业效益实现倍增。上半年,全省绿色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达3675亿元,同比增长5.6%。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打造“洞庭香+”系列优质绿色品牌,优化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全程可追溯+信用管理“一张网”。发布农业地方标准179项、技术规程70项,建设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6个,绿色有机地标产品达4056个。助力绿色产品产销对接。紧盯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市场,组织中部农博会、湘琼农业战略合作等产销对接活动,适当补贴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主体布展费用。全省连续三年出口农产品突破200亿元,居中西部前列。
四、污染“除法”:实施攻坚整治行动,打造绿色和美湘村
完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集聚资源、凝聚力量,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粪污治理攻坚战,建设和美“湘”村。强化部署推进。厅主要负责同志牵头部署、制定方案,半月一次督办会,10天一期简报,抽调30余人组建工作组,分批次、滚动式赴重点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帮扶指导,暗访畜禽养殖污染情况。实施秸秆综合利用攻坚行动。出台《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印发支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举措及三年行动方案,分片分类用好5亿元省级统筹资金,力争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实施畜禽粪污治理攻坚行动。联合有关部门围绕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还田等环节的设施配套与运行情况进行系统调查,针对污染隐患与设施不规范等问题开展督促整治。截至2025年8月底,累计排查养殖户及第三方处理机构7万余家、整改8000家,推动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下一步,湖南省将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聚焦农业科技赋能、机制创设、主体培育等,推动农业资源集约利用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