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研究”课题取得进展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3-09-19 00:00  【字体: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研究”课题取得重要进展。这是从中国气象局和中国气象科学院共同组织召开的“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农林重大病虫害和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控制技术研究”项目(农业气象部分)年度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该课题紧紧围绕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影响的定量评估技术,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关研究和应用示范,在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致灾的风险量化标准、风险估算技术方法、风险评估模型、风险区划、灾损评估模型及其在农业减灾中的应用、基于GIS的干旱遥感监测与评估的技术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完成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据了解,该课题首次采用先进的动力学重构统计学方法,对华北干旱指数的时间序列进行分解,分别研究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方面的前兆强信号,建立华北干旱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多时间尺度统计预测模型。提前6个月和3个月预报拟合率为85.2和83.5,提前3个月预测的独立样本预测准确率平均为71;研制了华北地区冬小麦和夏玉米土壤干旱预报和灌溉决策模型,平均预报准确率达70左右;建立了3种作物冷害长期预报统计模型;首次进行利用生理生态模型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的创新性研究;成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华南寒害预警预报系统。 
  
  该课题系统地揭示了冬小麦底墒供水特征,给出了最佳底墒量和科学利用技术。根据旱作麦田不同底墒处理的试验,分析得到底墒量与小麦生长和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并给出了冬小麦最佳底墒量是0-100厘米土层的土壤相对湿度为88,0-200厘米土层土壤相对湿度为82。

“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技术研究”课题取得进展

1057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