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高枧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3-09-22 00:00  【字体:  

  为方便农户贷款,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攸县高枧农村信用社依托科技手段,建立农户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农户凭信用到信用社贷款。

  攸县高枧镇辖内有14个自然村,4567户农户,高枧农村信用社只有6名干部职工,其中信贷人员2名,信贷力量明显不足,支农任务十分繁重。同时,由于部分农民信用观念淡薄,跨地区贷款、一户多贷、超权限贷款等不合规贷款管理一直成为信贷风险管理中的难题。为提高支农服务绩效,培育农村信用环境,高枧农村信用社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于今年3月份成功推出了农户信用档案管理系统。

  该信用社首先摸清底子,建立健全农户信用档案。以辖内派出所户籍为依据,由信用社、村支两委及信用社社员代表共同对辖内所有农户进行核实、登记,实行信用等级普评,在原有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基础上,增设“不评”等级;按户建立农户电子信用档案,内容包括:信用等级、家庭财产、经营项目、承包田土、家庭收支、家庭人员与劳动力状况、信用社来股情况、结欠信用社贷款和贷款担保等情况。目前,该社进入电子档案管理的农户有4486户,占全辖总户数的98%,其中优秀级226户,较好级1445户,一般级2390户,不评级425户。

  其次是清理已发放贷款,建立微机台账。全面清理辖内所放个人贷款,逐笔登记农户信用档案,对跨辖农户贷款另行分类登记,做到清理期的贷款数与当月会计报表贷款余额数相符,确保贷款清理一笔不漏。

  该信用社还建章建制,完善操作规程。制订《农户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和操作细则》,使农户贷款管理更趋规范;对违章贷款进行统计分析并制订清收办法,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每年初依照上年度农户结欠贷款情况及家庭状况变动情况,进行年度信用等级评定及《贷款证》审验。

  农户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因其真正体现一户一档,社、站数据共享等优势,在农户信贷管理运作中,效果明显。一是提高了支农服务效率。二是规范了信贷管理,有利于防范信贷风险。农户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因综合了辖内农户的基本信息,而且以农户为单位对其所有借款数进行了汇总,从而彻底杜绝了垮地区、冒名贷款,控制了超权限、垒大户现象。三是促进了农民信用意识的提高。农户信用档案系统的建立,确保了农户信用状况的真实性,提高了信贷管理的透明度,赢得农民的普遍欢迎和信赖。通过系统管理,对长期拖欠老贷不还的农户,实施信贷制裁;对不积极还贷的农户进行信用等级降级,乃至取消借款资格;对守信农户进行信贷倾斜。

攸县高枧农村信用社建立农户信用档案

10576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