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万拉动亿元投向农业
该项目去年底正式落户我省,共投入200万元。省农机局选定株洲、衡东、双峰三县实施,辐射带动30个县(市),形成水稻机械化示范的“金三角”。在项目准备阶段,省农机局着眼农机户增收,着力突破水稻机收难关,选择联合收割机作为推广机型。经过筛选,从70多个厂家中挑出质量过硬、适应性强的7大品牌,共12种型号加以补贴。项目实施中,他们按购置一台中型联合收割机补助5000元,购一台小型联合收割机补助3000元的标准,随机补贴,当场兑现。三个实施县共发放中央财政补贴114万元,年内新增收割机289台,新增水稻机械收割作业面积6230公顷,比去年增了3倍。
为了确保购机户赚钱,双抢和晚稻收割季节,项目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台现场检查,解决技术难题。各项目县还推行机收技术集团承包,组织跨乡镇、跨区域机收作业。双峰县青树坪农民邹星云花3.5万元,买回“湖州”收割机。他高兴地说:“以前怕花钱,投错了血本无归。现在,专家选机型,购机有补贴,我们花钱能赚钱,风险有保障。”今年两季作业6800亩,他基本接近收回成本。
为了推动项目辐射,省农机局对周边30个县(市)同等服务,信息共享;省、县(市)拿出50多万元,对购机户进行适当补贴;还组织收割机到“空白乡”作业示范。今年以来,项目区和辐射区共新增联合收割机2673台,共投入资金1.03亿元,新增水稻机械化收割面积10万公顷,实现效益86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