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竹产业领军绥宁
绥宁境内多楠竹,但在这个林业大县,过去楠竹只是杉木的陪衬和点缀,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上世纪90年代后期,楠竹生长快、再生能力强、用途广等特点,开始受到绥宁人的重视。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绥宁发展“出路在林、希望在竹”的口号,擂响了“建设竹业大县”的战鼓。他们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建设楠竹基地,优化竹林资源。目前,全县已完成竹林低改35万亩,新造竹林5万亩,竹林总面积达到40多万亩。竹林低改后,平均每亩一年增加立竹50多根,增产鲜笋200公斤,增加收入500元以上。
为了把竹产业做大做强,绥宁县在楠竹加工上狠下功夫。县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竹加工企业。全县很快涌现楠竹及其附属产品加工企业100余家,还有以家庭为作坊的楠竹初加工户1.2万户,形成了板材、纸张、日用品、工艺品、食品等5大系列产品。同时,他们大力开拓市场,在29个省、市、区建立了营销网点。在北京竹胶板市场,绥宁产品就占据了70%。
目前,绥宁竹产业已实现基地与加工、生产与销售的良性互动,楠竹低产量、低利用率、低效益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去年与1996年相比,楠竹加工数由160万根增至950万根,竹农收入从1600万元增至1亿元,竹产业税收从500万元增至3000万元;今年头10个月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竹产业成为绥宁富民强县的新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