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
从今年查处的16万多起土地违法案件看,导致乱占耕地问题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缺位。一些地方领导对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甚至以地谋私。一些地方的职能部门执法不严,或以罚代法,或敷衍了事,助长了乱占耕地现象的蔓延。统计显示,1996年我国共有耕地19.5亿亩,到去年底减少为18.89亿亩,平均每年减少1000余万亩。而全国现有的5524个各类开发园区,土地闲置率竟然高达43%。
土地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人口多、耕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用“寸土寸金”来形容土地的珍贵,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国家来说,再恰当不过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用地需求将会越来越大,人地矛盾将会越来越尖锐,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增地减的趋势难以逆转,人地失衡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将会越来越突出。
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养活全国13亿人口,一直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重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坚决制止乱批滥占耕地行为。各地区、有关各部门要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制止乱占耕地行为。
切实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和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保持足够数量的耕地,这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当前和未来十几亿中国人的粮食需求,确保经济和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十分重要。
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和完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要把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作为考核地方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指标,使保护耕地成为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要职责。要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对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行为要依据总体规划进行严格审查。
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实行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项目挂钩制度,落实“占一补一”制度,推进耕地储备制度的建立,逐步做到耕地“先补后占”。要严格执行政府统一征地制度和征地费用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依法获得合理的补偿和安置。要研究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保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
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监察,从严惩处涉地违法犯罪行为,实施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展的直接监测。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同时,要注重发挥经济和法律手段的作用。
切实依法保护耕地,坚决制止乱占耕地行为,应当成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各级领导干部务必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