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大力推进种子产业化
一、领导重视 ,组建杂交水稻制种行政领导体系
为切实加强对种子产业化的领导,耒阳市委、市政府以及制种片、制种基地所在乡镇,层层建立了杂交水稻制种领导班子。一是成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总指挥部。指挥部由衡阳市委常委、耒阳市委书记廖炎秋任政委,市长龙显成任总指挥长,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任副总指挥长,市委办、政府办、农办、农业局、财政局等单位的负责人为成员。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地点设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局长陈烈全同志兼办公室主任。二是分片成立制种指挥分部。由市委副书记黄荣葆、调研员李育春等任指挥长。市农办、农业局、衡阳隆平高科的有关负责人为成员。三是成立乡(镇)制种指挥部。由联系乡(镇)的市级领导任顾问,乡(镇)党委书记任教导员,乡(镇)长任制种乡(镇)指挥长,乡镇分管农业的副职和衡阳隆平高科驻片经理为副指挥长,制种村支书、主任、驻村技术员为成员,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二、狠抓关键 ,积极构筑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服务体系
一是成立“耒阳市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指导中心”。由市农业局副局长、总农艺师、农技推广研究员陈小虎任主任,市农业局副局长、高级农艺师王秋芽等为副主任,制种基地驻片经理、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植保站、粮油站、土肥站等单位的技术人员为成员,具体负责制种技术日常工作,负责制定技术方案、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二是成立乡(镇)制种技术指导小组。由衡阳隆平高科制种基地分片负责人任组长,由驻乡(镇)制种基地经理任副组长,驻村技术员为指导小组成员。以衡阳隆平高科现有的技术力量为基础,以市农业局技术人员为骨干,组建制种技术队伍,并从制种老区聘请一部分懂技术、有文化、会管理、年轻能干的村组干部作为补充,保证制种技术队伍总人数200人以上,确保每500亩制种面积有一个技术员。在此基础上,严格操作规程与技术标准。要求每个技术员严格按隆平高科《杂交种子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按《湖南省杂交水稻高产制种技术标准》落实每项技术措施,实行操作规范化,技术标准化,确保制种优质高产。
三、强化服务, 构筑杂交水稻制种保障体系
为了创造有利于种子产加销的宽松环境,相关部门围绕服务打总体战,粮食部门负责解决收种所需场地、仓容,交通部门和制种基地乡镇保证公路畅通,电力部门保证种子生产、收购的电力供应,财政部门安排适当的制种工作经费,公安部门维护收种秩序。衡阳隆平高科负责制种的特殊物资供应,所需资金(约120元)由衡阳隆平高科每亩垫付四分之三(交种结帐时扣回),制种基地乡、村、农户共同预付四分之一。与此同时,多方筹集资金建立制种保险,为制种农户解除后顾之忧。以村为单位农户自愿投保,分区域由平安保险公司承保,每亩保额450元左右。保费主要来源于制种农户(每亩交纳7元)和衡阳隆平高科,农户要交纳的保费先从预交的物资款中垫付,交种结帐时扣除。制种村或制种农户不愿意投保的,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农户自行负责。
四、明确职责,建立杂交水稻制种约束机制
一是明确领导职责。市里将制种工作列入乡镇农业农村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制种工作好坏作为使用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及其主要负责人给予奖励,对完成任务差的给予批评,并实行责任追究制。任何单位、任何环节出了问题,都要追究其当事人的责任。二是明确公司与农户职责。制种村按时、足额预付制种物资款后,与衡阳隆平高科签订制种合同。合同签订后,落实面积达不到合同规定面积85%的或面积达不到350亩以上的村,预付物资款转作违约赔偿金,不予退还;落实面积达到合同规定面积85%以上的或面积达到350亩以上的村,衡阳隆平高科必须保证制种特殊物资的供应,否则,衡阳隆平高科负责赔偿制种村因此而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