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低产田成“聚宝盆”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4-05-10 00:00  【字体:  

  4月中旬,衡阳县光兴土地整理项目全面完成,涉及台源、渣江2个乡镇3个行政村1200多亩低产田,改造后的农田每亩平均单产将由过去的500斤提高到800斤。至此,衡阳县低产田改造已近3万亩,预计每年可为全县农民新增产值2000万元。

  衡阳县是全国产粮十强县之一。为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该县积极探索高岸田、冷浸田、鸭泥屎田等低产田的开发整理新途径。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推行以搞好农田内部除渍、灌溉、防渍降渍等工程为主的吨粮田建设,并修建机耕路,以方便运输,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在综合治理方面,推行以秸秆还田和优化种植结构为主的培肥改土技术;以水旱轮作、水稻肥床早育、软盘抛秧等为主的农业高产栽培技术等。去冬今春以来,全县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对低产田进行改造,共修筑生产道16万米,构筑硬化沟渠52万米,挖运土石方500万立方米,人工作田埂18万米,新修水坝800多座,有效地改变了低产田涝渍、低温等土壤状况,防止了土地退化等不利情况。同时,为切实把握改造后的耕地质量变化状况,该县建立了地力监测、分析档案。整理改造后,各项目区内土地平整,交通便利,水利设施配套齐全,便于机械化作业,并兼顾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推动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变,确保了全县耕地占补平衡。

衡阳县低产田成“聚宝盆”

10575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