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经济撑起株洲农民收入的“半边天”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5-06-14 00:00  【字体:  

  纵横交错的交通条件,毗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越位置,是株洲发展劳务经济的优势。近几处来,面对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劳务经济的巨大市场和广阔前景,株洲市各级部门把培训转移农村劳动力,打造劳务输出大市,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来抓。2004年全市实现劳务总收入 54.7亿元,占农民收入增长的51 %。

  (一)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为实现外出劳动力由体力型、数量型向技能型、质量型转变,近几年来,该市各级加大了对农民技术、技能的培训工作力度。到2004年底,全市共有10680人获得了各类证书。2004年7月,该市“农民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启动以来,全市共培训农民11650人,其中有10197人实现转移就业。据跟踪调查,经过培训的农民上岗的月工资比参训前至少增加了300元,其中月工资800至1500元的占75%,1500至2000元的占20%。2000元以上的占5%。

  (二)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务工信息网络。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均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机构,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需求信息,避免外出务工人员的盲目性,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维护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该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急务工农民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积极为外出务工人员排忧解难,极力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登记造册,了解掌握他们的去向、从事职业等基本情况。同时,发挥该市在各地的办事处作用,为务工农民解决涉法、维权等问题,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成为他们合法权益的坚定“保护伞”。

劳务经济撑起株洲农民收入的“半边天”

1057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