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5-07-21 00:00  【字体:  

  今年来,株洲市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强化政策措施,积极为农民增收搭建平台,构建舞台,该市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上半年,该市农民人均收入达2028元,同比增加353元,增长21%,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8.8个百分点。

  一、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农民增收。(1)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高效经济作物。该市按照“稳定粮油、发展特色、打造品牌”的思路,重点发展蔬菜、时鲜水果、烤烟、竹木等经济作物。上半年,该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156万亩,较去年增加2万亩,其中醴陵富里蔬菜、炎陵大院高山反季节蔬菜、株洲县“精品”西瓜走俏市场、远销湘鄂皖等地。(2)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该市农民家庭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得到的现金收入人均409元,增长45%。其中,第二产业现金收入人均108元,增长39.7%。第三产业现金收入人均301元,增长45.9%。(3)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上半年,该市发展生猪463.95万头,出栏218.7万头;饲养羊62.37万头,出栏23.16万头;饲养家禽2678.8万羽,出笼1316.03万羽。其中,炎陵麻鸭、白鹅走俏海外市场。养殖业为该市农民带来现金收入人均420元,增长40%。

  二、以推进产业化为牵引带动农民增收。今年来,该市紧紧围绕“产业富市”这一工作重点,牢固确立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经营方式促进农业发展的新思路,着力做好农业产业化“文章”。安排农产品加工财政贷款贴息资金200万元,重点扶持了唐人神集团、中冠竹木制品、好棒美食品、神龙米业、恒源油脂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生产能力的扩大。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并初步形成了肉禽、竹木、油脂、米业、果蔬五大加工体系。上半年,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农民人均得到的工资性收入408元,增长11.65%.

  三、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重点促进劳务经济的增长。该市利用纵横交错的交通条件,毗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越位置,加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力度。(1)加快“农民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力度,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质量。上半年,该市共培训农民52764人,转移劳动力15763人。其中,70%输送到了外地,30%在本地实现就业。(2)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完善的务工信息网络。该市各级均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机构,及时、准确地发布劳务需求信息,避免农民外出务工的盲目性,促进劳务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上半年,该市劳务经济人均416元,增长19.4%.

  四、落实党的惠农政策,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帮助农民增收。该市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全面落实“两减免,三补贴”惠农政策。该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为农民带来人均118 元的收入,增长4.4%。

株洲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1057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