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创新机制舞活“龙头” 农业产业化势如破竹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衡阳市新增1000亩以上的种植基地38个,新增基地面积7.6万亩;新增年出栏5000头、出笼1万羽的养殖基地29个。
在种植业方面,狠抓了优质稻、优质烟、优质席草和优质瓜果的开发,初步形成了衡南、衡阳、耒阳、衡东的四县市90个乡镇的优质稻种优势产区,形成了衡阳、衡南2县44个乡镇的优质油菜优势产区,衡山、祁东2县市4个乡镇的席草优势产区,衡南、耒阳、常宁、祁东、衡阳5县市18个乡镇的优质烟优势产区。
今年,全市早稻面积311.8万亩,比上年增加11.5万亩,其中高中档优质稻100万亩,比上年增加15%;春收油菜面积154.8万亩,比上年增加9.84万亩,增长6%;烤烟面积13.5万亩,席草13万亩,均比上年增长10%以上。在养殖业方面,重点抓了生猪、湘黄鸡、蛋鸭和特种水产基地建设,衡南、衡阳、衡东、祁东、常宁的生猪产业优势,衡山、衡南、常宁、衡阳、耒阳的湘黄鸡产业优势,衡东的蛋鸭产业优势日益凸现。
据统计,上半年全市出栏生猪423.38万头,同比增长10.81%;出栏牛10.42万头,同比增长6.51%;出笼家禽4333.58万羽毛,同比增长14%;名特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8.5万亩,同比增长22.67%。
龙头企业发展加快
到6月底止,全市新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实施技术改造的龙头企业16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全市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9个,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7%。
1—6月份,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5%。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条,全市初步形成了粮食、家禽、黄花、油类、席草、竹木等六大产业链。其中粮食产业拥有年产值过亿元的深加工企业5家,年交易额10亿的粮食批发市场1个,形成了“四金一绿”(金雁、金鲲、金泰、金虎、绿海)为重点的15家省、市级粮食龙头企业群。年优质稻深加工能力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加23万吨,占全市粮食总产的15%。禽蛋产业,今年新增了衡东达冠皮蛋厂、耒阳温氏集团、衡南巨东勤业等三家蛋品、饲料加工企业,现拥有龙头企业5家。油类产业,今年新引进了衡东天福油脂、耒阳绿野2家年产值过1000万元的精深加工企业,再加上珠晖区的“金拓天”,常宁的“绿缘”,全市年油脂深加工能力达到了1.5万吨。
产业组织程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全市共发展各类农业市场中介组织684个,成员4.96万户,带动农户18.65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12%。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有龙头企业+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几种模式。
衡东县粮食生产协会,由霞流镇李花村农民发起,现有会员135户,该协会成立以来,通过引进优质稻品种,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带动全县5个乡镇1100多户农户发展优质稻生产,今年全县优质稻面积达26.8万亩。常宁市养殖协会,现有会员435人,协会创办了生猪养殖场、饲料加工厂、饲料兽药经营部、贩运队等,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饲料、统一供技术、统一收购销售的四统一服务,今年上半年该协会共出栏生猪4.1万头,创产值3900多万元,户平增收0.9万元,协会自身盈利81.6万元。耒阳市绿海米业在完成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由过去的5万吨提高到13万吨,今年在6个乡镇建立高档优质稻基地10.5万亩,对基地农户实行保护价收购,带动了耒阳市优质稻生产。衡南巨东勤业农牧有限公司走公司+农户的发展之路,对养鸡农户实行种苗供应、统一防疫、肉鸡销售服务,在衡南、常宁的8个乡镇发展养鸡专业户760户,今年上半年已出笼湘黄鸡168万羽,农户每只鸡获纯利2元左右,预计今年公司农户可出笼湘黄鸡410万羽。
农业招商引资工作迈出较大步伐
据统计,今年1—6月,全市共签约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合同26个,签约资金9.6亿元,目前已到位资金5.4亿元。这些外资项目涉及到种养加等各个领域。
在养殖产业链建设方面,今年已引进广东温氏集团、新五丰公司、桂林巨东勤业、福建华港饲料等外资项目9个,到位资金2.45亿元;在谈项目8个,包括广东穗信经发公司的生猪宰屠项目,新五丰公司的耒阳种猪项目,温州怡农集团的衡阳县生猪产业化项目,唐人神的饲料和肉食加工项目,协议资金6.3亿元。在油类加工方面,今年衡东县引进了福建的天福油脂,耒阳市引进了浙江的绿野油脂,这两家企业已到位资金2400万元。与此同时,由于机制转换,体制创新,本地的一些民营企业如爱平集团、金雁米业、金泰米业、绿海米业、开福家具、环球科技、三和食品、湘竹木业、天天见梳篦等,在完成原始积累后,开始第二次创业,投入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营的范围进一步扩展,企业的档次进一步提升,经营的机制更加灵活,基础更趋完善,对缓解产业投入不足,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爱平集团斥资300多万元,引进外血型原种母猪178头,将对全市生猪品改起到关键的作用,必将引领全市生猪生产上一个新的台阶和新的水平。
多元化发展趋势开始凸现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与传统旧模式理念发生了冲撞,开始突破地区、行业、部门、所有制的局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龙头企业由从事单一产业或单一品种经营向农业领域多产业、多品种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发展。如环球科技由饲料涉足大米加工和养殖业;在自身资本积聚及受当地土地、劳动力、农业等资料约束的双重约束下,一些龙头企业突破区域限制,跨区域发展。如黄花集团在陕西建立新的基地和加工车间;开始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定势,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使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在产业化经营中有机结合。如粮食批发大市场;龙头企业经济成分和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多种所有制竞相发展,企业治理结构逐步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民营企业是新办龙头企业的主要形式,金雁、金鲲等国有企业也基本完成了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