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农产品加工乘风起飞
农产品加工业过去一直是长沙的“短腿”,食品深加工产值占农业食物原料产值的比重只有10%左右。究其原因,一是缺乏成规模的农产品原料基地,二是没有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来带动。为了打破瓶颈,近两年来,长沙市在建设有机茶叶、优质水产、优质水稻、花木等四个百里农业产业化长廊的同时,大力建设蔬菜、中药材、奶牛、林业等产业基地,主导产业渐次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格局。与此同时,该市全力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委、市政府定期召开调度会,为龙头企业解决用地、供水、供电等具体困难;对普遍困扰企业发展的贷款、融资难问题,市政府一方面每年安排上千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贴息,一方面与银信部门合作,开展总额达100亿元的政府信用协议贷款。市、区、县(市)还积极引进外资、启动民资投入龙头企业,仅去年举办的“全国知名涉农企业长沙行”等一系列农业招商引资活动,全市就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243个,引进到位资金30亿元。
良好的产业环境使得长沙农产品加工业拔地而起。近两年,长沙食品深加工产值占农业食物原料产值的比重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全市销售收入过1000万元的加工龙头企业已有81家,过5000万元的28家,过亿元的达18家。这些龙头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市场竞争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全市有200多个农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认证、绿色食品证书、国际质量认证和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