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宁农村土地规模流转催生产业金蛋
随着劳务输出增多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新宁县农村出现了“有地无人种”和“有人无地种”的现象。针对这一状况,该县从2001年以来,在维护原来的土地权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制度,使土地资源在市场杠杆作用下,实现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他们通过成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介服务组织,规范了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加快了流转进程,并因地制宜提出了“抛荒地或粗放经营地转包”、“大户或场园主租赁”、“承包户或各村组之间互换丘块”、“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土地核价入股”等4种有效模式。一渡水镇范家村外出务工农民把他们的80多亩承包地,转包给本村能人李刚种植藠头,今年李刚所产的藠头已全部外销,获利20多万元。丰田乡吉山村按烤烟种植需要,推行土地就近互换,克服了该村“插花地”太多、不利连片种植的问题,实现连片种植烤烟300多亩,村民人均增收近1000元。崀山镇盆溪村则采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模式,办起了“绿色银行”,新造速生丰产林400多亩,新扩种优质脐橙100多亩。
土地市场日趋活跃,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的迅速壮大。目前,新宁县农村耕地正以每年2万来亩的速度流转,加快形成了橘橙、烤烟、红豆杉、中药材4大农业支柱产业,产业基地总面积已达70万亩。其中丰田、巡田等乡镇农用土地流转面积已占总面积30%以上。土地的合理化流转,使该县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大提高,农业结构逐步调优,农业效益逐年提高,近3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保持在1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