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大祥区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
邵阳市大祥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改造中低产田,扶持发展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把项目区建成服务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近日,省农业专家在该区调研时,赞誉该区树立了节约型农业的样板。
大祥区辖有六个乡镇,其中有40多个村属于缺水村,种植水稻“望天收”,种菜种果常遭“火南风”。为此,该区投入700万元资金,改造中低产田2.36万亩,在丰田、板桥、湖口井等四个项目区推广节水灌溉,修筑了19.3公里的水泥主干渠,改造电灌站10处,硬化水库大坝5座,硬化骨干山塘82口,疏通水渠96.5公里,杜绝了灌溉水“跑、冒、滴、漏”,灌溉效益大增。年节约灌溉水40万立方米,节约劳力1.3万个,新增粮食产量369万公斤,农民人平增收230元。
如今,四大项目区全面实现自流排灌,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性大增。2万多亩水田种的都是优质稻,推广种植“红小玉、黄小玉”礼品西瓜1000多亩。项目区崛起了召伯村草莓、龙头村水果、和平村大棚菜、新声农庄优质水果等基地。特别是这些基地试验示范的微灌、滴灌、喷灌等节水新技术,效益十分明显。礼品西瓜亩产2000公斤,产值3500多元;大棚蔬菜、优质草莓亩产值在6000元以上。节约型养殖业推广了畜禽自动饮水机及“猪—沼—鱼、稻—鱼、莲—鱼”生产模式。更加丰富了市民的餐桌,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