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县科技富民见成效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5-12-27 00:00  【字体:  


  初冬,是邵阳县五峰铺镇青云村蔬菜收获喜悦的季节。走进这个村,到处可见绿油油的芹菜,大捆大捆地打包上车,运往下花桥、邵阳和广州等地。菜农黄老三拎着一棵芹菜喜盈盈地说:“这是美国四季西芹,品好、质优、产量高、价格好,一亩可多赚1万元。这是科技创新的成果呢!”

  邵阳县是个农业大县。今年,县委、县政府实施“科技兴县,创新富民”战略,首先把培养新型农民、创新种养技术放在突出的位置,普遍提高农民科学素养,打造强势农业,加速产业化进程,为农民增产增收。为此,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民技术培训网络,涵盖全县农民,让科技创新入村、入户、入人、入心、见效。到目前为止,全县共办培训班148期次,出动项目科技人员1600人次,发放水稻、蔬菜等栽培技术光盘1200张,印发最新技术资料68000份,辐射带动农户20000多个,科技知识普及率100%。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旱育无盘抛秧生产和葡萄套袋生产等8种新科技。创建水稻、烤烟、生猪、药材、百合、林业等八大生产示范片,建生产基地800多个,上“万字号”的基地有林药、林果、林漆、林纸、水稻和烤烟种植业,形成产业链。水稻推广优质食用稻丰产无公害技术,节本增效。今年全县粮食增产723万吨。基地化带动产业化,产业化促进品牌化,产品科技含量高,品位提升快,具有“邵阳金叶”美称的烤烟,年产量3.5万担,实现利税1100万元。全市烤烟种植第一乡、第一大户、第一高价均在该县,烤烟品牌叫响全省。油茶、百合、花生种植面积宽,产品质优量大,总产值居全市前三位。科技创新使全县农民人平均增收200元以上。

  由于强化了技术培训和创新种植,实现了处处丰收,户户增产,人人增收,广大农民尝到了甜头。今年,排桥村核心农户刘同寿带头采用葡萄套袋技术,使80亩葡萄增产1倍,年产值8万多元,被当地群众誉为“葡萄大王”。水田村民刘金华放弃广东打工赚钱的机会,回乡参加科技培训,今年创新种植水稻百合,养殖猪、鱼等,创收2.8万元,他深有感触地说:“三年辛苦钱,不如科技创新干一年。”

邵阳县科技富民见成效

1057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