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耒阳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基”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6-03-09 00:00  【字体:  

  “中央不是提出建设新农村吗,俺家的新农村就靠这金叶子呢?”湖南省耒阳市马水乡桥头村4组村民刘建成,望着田里的烤烟笑呵呵地说,原来,过去因没有赚钱门路,老刘家日子过得紧巴巴。去年,他家种了30亩烤烟,获纯收入5万多元,家中不仅装修了房子,添置了冰箱彩电,还喝上了自来水,成了地道的“乡下城里人”。耒阳市通过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烤烟、杂交水稻制种、 头等特色农业,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统计,2005年,这个市共实现农业总产值34.75亿元,其中近五成来自于特色农业,全市1/3的农户告别了传统农业生产。

  针对农村滞后就是落后在经济发展不够的实情,耒阳市委、市政府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当作新农村建设的头等要事来抓,经过几年不断发展,这个市走出了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兴农之路。他们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效益好、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发展“名特新稀”农产品,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对特色农业项目资金予以优先考虑,政策给予倾斜,人员予以优先安排,有力的推动了全市特色农业的发展。目前,该市共实施农业产业化项目10余个,建立各种特色农业生产基地30余个。市委、市政府促成15个乡镇、240个村、3万余农户杂交水稻制种10万亩,比种植常规水稻亩平增收400余元。仅三年时间,该市烤烟从无到有,从小打小闹到规模连片,去年全市发展烤烟5.4万亩,今年将扩大到7万亩。

  同时,在该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引进扶持下,可久可大公司、温氏集团、新五丰集团、安顺猪场等一大批“农”字号企业在耒阳安营扎寨。这些企业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给农户打下“订单”,为这个市特色农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温氏集团在该市发展养鸡大户180户,投放鸡苗100万羽,合作养鸡户年平均获利将逾5000元。金利食品有限公司在长坪、太平、磨形等乡镇发展 头5万亩,公司生产的产品出口日本超市,带动3万农户实现增产增收;新引进的绿源茶油有限公司发展油茶生产基地30万亩……

  为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这个市还从资金、技术、保险、服务等方面构建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例如对杂交水稻制种、烤烟等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作物,该市为农户投保,确保在遭遇自然灾害时,制种农户能得到每亩700元的赔偿,种烟农户每亩能得到600元的赔偿。这些“旱涝保收”的特别待遇,大大提高了该市农民从事特色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去年,这个市粮食作物总面积达131.6万亩,其中特色农业占四成多;饲养生猪206.7万头,同比增加13.3万头;家禽1692万羽,同比增加50万羽;水产品总量达2.6万吨,较上年增长12%。2005年,这个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80元,较上年增长13.5%。

湖南耒阳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奠基”

1057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