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湖南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6-03-24 00:00  【字体:  


2005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三个转变”,构建优势产业链,加快产业化进程,完成和超额完成“十五”发展目标,使我省畜牧业已发展壮大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增速较快、效益较好的一大产业。

一、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2005年全省肉猪出栏7500.74万头,牛出栏206.39万头,羊出栏841.71万头,家禽出笼57318.56万羽,比2004年分别增长6.6%、11.6%、6.5%和4.5%,比2000年分别增长24.1%、36.2%、62%和30%。肉类、禽蛋、牛奶产量分别达到629.96万吨、92.06万吨、6.9万吨,比2004年分别增长5.7%、4.5%、3.8%。比2000年分别增长30%、25%、554.8%。全年实现牧业产值834.52亿元,比2004年增长6.3%;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38.8%提高到40.5%。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牧业的收入为238.1元,在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中排第二位。

二、规模养殖快速发展,养殖结构不断优化

全省突出抓好生猪、草食动物、家禽等优势产业,建设了35个外销生猪基地县、30个肉牛基地县、20个肉羊基地县,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2210个,规模养殖专业户63万户。全省发展国家级和省级养殖业龙头企业40多家,发展农村经济人、专业协会等养殖业合作经济组织1800个,带动农户70万户。全省建设和完善了良繁体系,加大了良种的引进与推广力度,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占肉猪出栏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42%提高到56%,草食动物冷配量五年内增长近10倍。畜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牛、羊、禽肉与猪肉的产量比由2000年的16.3:83.7调整为18.5:81.5。草食动物产值占牧业产值的比重由2000年2.4%提高到5.3%。

三、畜牧业产品深加工有新的突破

各地围绕优势产业,构建肉制品、乳制品、禽类制品等加工体系,在加工规模、经济合作组织、外销市场上有所突破。全省转变销售方式,大力推进肉制品销售和产销对接,年加工肉制品销售量达到60多万吨,占肉类总产量近10%。

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全省以应对重大动物疫情为重点,全面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全省组建乡镇动物防疫站2395个,定编8570名,基层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初步建成。2005年禽流感免疫密度达到97%以上,免疫牲畜耳标佩挂率达97.6%。全省建立和完善了119个市、县兽医诊断室和冷链体系,24个边境检查站。加强了疫情的监测工作,做到了早发现、快反应、严处理,提高了动物疫情处理能力。

2005年湖南畜牧业发展成效显著

105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