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农民打“错”主意巧增收
初夏时节,热浪袭人,走进靖州渠阳镇农民杨四喜家的蔬菜凉棚内,却见一大片本应冬天才有的樱桃萝卜长势良好、绿意盎然。“这个凉棚,可是我家的‘聚宝盆’,因为有了它,我地里的每斤蔬菜价格比大田菜贵了近两倍。并且由原来的一年种一茬变成现在的4茬,产量翻了两番。去年投资4000多元,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全部收回了成本。真是没有想到!”尝到甜头的老杨面对笔者的采访乐呵呵地说。近年来,靖州依靠科技在“错”字上做文章,换来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喜人局面。
该县驻村农技专干王海成告诉笔者:“错季瓜果蔬菜靠的就是一个‘错’,每年秋冬利用暖棚种春夏瓜果蔬菜、春夏则用凉棚种植秋冬作物,或者利用科技手段提前或延长蔬菜瓜果的成熟期,能使农产品的价格翻上一番。”
尝到了种反季节蔬菜的甜头后,该县又在错时水果上做起了文章。通过多年的努力,如今,这一技术难关已被攻克,并已在全县推广。利用这一技术,不仅能成功按市场行情控制水果“大小年”的周期变化,而且能使水果按照需要把成熟期延后10—20天,有效避免了“果贱伤农”的出现。杨梅本是该县“第一大水果”,但过去由于成熟期过于集中,且不便保鲜,所以一直难以发展壮大。通过运用错时技术,如今该县的杨梅成熟期已由过去的不到十天延长为现在的近一个月,大大延缓了果农的销售压力。杨梅销售价格也随之步步攀高,去年最贵时达每公斤56元。
错时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该县农产品的销售价格,也较好的激发了农民开展结构调整的热情。据介绍,今年一季度,该县优质水果扩园达3000多亩,落实反季蔬菜瓜果种植合同10000余亩。今年一季度,该县农民现金收入达600多元,同比增长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