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农村卫生投入出效益 农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3岁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6-07-28 00:00  【字体:  


  “据统计,现在我们全市农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3岁,比10年前提高了3岁,比目前全省农民平均期望寿命70.09岁高出2.91岁。”近日,记者随“三湘农民健康行”采访团来到浏阳市,该市副市长刘明理向我们透露了这一令人欣喜的消息。

  要切实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就必须举全市之力,想方设法加大投入,努力改善农民防病治病条件。根据这一思路,浏阳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卫生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卫生、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17个市直部门为成员的农村卫生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市财政逐年增加投入,仅近三年,就分别投入农村卫生专项资金1400万元、1967万元、2566万元,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单位自筹、以奖代拨,一乡一院、分类管理、功能完善、规模适中”的建设原则,对全市37所乡镇卫生院进行新建和改扩建,目前已完成27所,预计明年底将全面完成。去年以来,他们还投入120多万元,建立了市、乡两级公共卫生信息服务网络,并多方筹措经费,对所有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设置。

  同时,市属各医疗卫生单位多方筹措资金近2亿元,先后建设了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大楼。集里卫生院投入700多万元新建了一栋总面积达4800平方米的眼科大楼,每天仅眼科门诊病人就达200人次以上,卫生院的规模、科技含量和人性化程度等指标,均居目前全省乡镇卫生院首位。镇头、官渡两个中心卫生院,分别建成了面积达5600平方米和5800平方米的住院大楼。近两年,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筹措近亿元,购置了以前城里大医院才拥有的磁共振、螺旋CT、心血管造影系统等高精尖医疗设备。

  该市还明确规定,全市乡镇每年要按所辖行政区划总人口每人1元的标准,拨付卫生事业经费。为稳定农村卫生队伍,市政府决定从2003年起,每年投入150万元,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大投入带来好效益,大建设迎来大发展。现在,该市所有医疗卫生单位均已扭亏为盈,还涌现出了年业务收入达2000万元以上的集里、社港等远近闻名的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条件的改善,使得该市农民看病贵、看病难,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缓解。

浏阳农村卫生投入出效益 农民平均期望寿命达73岁

1057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