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泸溪蔬菜产业渐成“气候”
刚播下不久的芹菜尚未出苗,刚出苗的小白菜、萝卜菜长势十分水灵,刚采摘的鲜椒红红绿绿地装满了大小麻袋,正预备运往外地市场……前茬连后作,季节紧衔接,这是笔者8月17日在泸溪县武溪镇五里洲村看到的场景。五里洲是泸溪县有名的蔬菜村。
泸溪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8万亩,产值近8000万元。近年来,该县围绕农民增收做蔬菜文章,把蔬菜做成了继椪柑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在蔬菜产业开发中,该县制定了“突出特色,强化布局,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的发展战略,突出以玻璃椒、生姜、莲藕等特色蔬菜为发展重点,现已形成以兴隆场、永兴场3万亩玻璃椒基地,武溪五里洲省定“放心菜基地”,浦市莲藕和解放岩生姜基地为核心的产业格局,发展了武溪五里洲、浦市浦溪、兴隆场龙头寨等一批蔬菜专业村。该县通过扶持公司、培育大户、发展协会等方式,加快推进了蔬菜产业向“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转型,全县涌现了汪道志、曹金铁这样的蔬菜大户30多户,催生了谢开亮、张接忠等一批蔬菜年销量过15万公斤的营销大户,并形成了1个蔬菜公司和3个农民蔬菜协会,协会联接相关基地2.4万亩,农户1200户。蔬菜公司和协会及时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指导,抓营销服务,去年兴隆场辣椒协会帮农民把玻璃椒卖进了贵州、四川等地市场,还出口外销到韩国、马来西亚,全镇总量40%的玻璃椒是经协会销出的,创产值600万元。同时,该县还注重对野生蔬菜资源的开发,现已开发出干笋、蕨2个品种,去年,泸溪干笋远销到日本、俄罗斯,实现营销产值150万元。
今年上半年,兴隆场辣椒协会在当地推广玻璃椒无公害种植1.5万亩,指导农民测土配方施肥0.8万亩;五里洲蔬菜协会把便民服务车开进村里,帮菜农解决了“运输难、卖菜难”的问题;蔬菜营销大户谢开亮去年一人带动当地农民销售蔬菜15万公斤。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泸溪蔬菜创产值3500多万元,蔬菜种植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