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从源头把关确保市民“菜篮子”安全
一是抓组织领导。衡阳市政府成立了蔬菜工作领导小组,市长彭崇谷任组长,常务副市长王宏和主管农业的副市长蒋勋功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等单位为成员,办公室设市农业局,由市农业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分管菜办的副局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城镇专业性蔬菜基地建设、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征缴等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要求各县市成立相应的班子,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
二是抓样板示范。各级农业部门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招商引资、整合项目资金等多种形式加大对蔬菜基地的投入,高标准建设了一批专业蔬菜基地,辐射带动了全市的蔬菜基地建设。珠晖区政府捆绑了200万元农用资金(其中国土平整资金100多万元,移民开发基金100多万元,市农业局基地扶持基金10万元等)集中投入白鹭湖蔬菜基地建设,新建主干渠1000余米,田间排灌渠2万多米,形成了排灌分离的高标准田间设施,同时整修了二公里长的田间道路。基地涵盖了大众、向阳、解放等三个村,面积达1500多亩。衡阳市农业局今年经过多方接洽、反复协商,与深圳澳跃运通实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经营项目合作协议书。投资方深圳澳跃运通实业有限公司将在我市前期投资2000万元,建设1万亩湘江现代生态蔬菜基地,同时,建设一个占地60亩集蔬菜收购、批发、净菜处理、冷藏、配送于一体的物质配送中心,并在全市设立30个无公害蔬菜直销网点。
三是抓基金征缴。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是蔬菜基地建设投入的重要保障和来源,衡阳市各级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湖南省城镇蔬菜基地管理条例》的要求,确保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应征尽征,收缴到位。4月份,衡阳市农业局成立了蔬菜建设基金征收组,分4个小组,每组由一名副局长带队,对四个城区占用专业蔬菜基地基金进行收缴。主要是对被征地进行全面摸底,加强新征蔬菜基地基金的征缴,目前已有40多家正在收缴之中。
四是抓科技服务。各级农业部门加强了对专业蔬菜基地的服务与技术指导,采取了一系列科技兴菜措施。一是加强菜农技术培训,提高菜农科技种菜水平。今年以来,全市农业部门共出动技术干部280余人次,举办蔬菜培训班90场次,印发技术资料1.5万份,培训基地菜农9000余人。二是帮助菜农调整品种结构,提供种子服务。市农业局多次组织市蔬菜研究所、市蔬菜办的专家进村进组,与基地干部一道作品种布局规划,为了向菜农提供优良品种,市蔬菜研究所还建立了120亩种子繁育基地,每年向菜农提供优质蔬菜种子5000余斤,可以满足2万多亩种植面积的需求。三是加强菜地指导,实施规范化栽培,提高蔬菜质量。根据蔬菜农残超标严重的问题,农业植保部门将蔬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列入主要工作内容。珠晖区农业局在白鹭湖蔬菜基地租了一套民房,建立了蔬菜病虫害测报站,作为全市蔬菜的定点测报站,根据田间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准确预报,指导全市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各级植保站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了对蔬菜基地的指导,指导菜农对症下药,安全用药。
五是抓市场准入。为规范蔬菜市场准入,衡阳市农业局在蔬菜基地试点菜农 “持证销售”制。截止目前,已发放“自产自销证”2000多个。随着农产品《自产自销证》的赶制发放,自产自销的菜农便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并且在网上建立了数据库,详细记录了菜农的姓名、编号、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市民吃菜一旦发生中毒等意外,可以及时追查“毒源”,惩治“毒菜”销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