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秋冬季农业生产计划目标为307万亩
就如何搞好今年的秋冬季农业生产,日前,邵阳市政府对此做出部署。副市长禹新荣强调,严格落实措施,按照新的要求和办法,搞好秋冬季农业生产。
近年来,邵阳市秋冬季农业生产呈递减趋势。为此市领导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肥地力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突出抓好油菜、马铃薯、蔬菜及柑桔冬改冬扩生产,大力发展草子、油菜、蚕豌豆绿肥作物,秋冬播计划目标为307万亩。即油菜100万亩,其中油菜作绿肥30万亩。粮食类作物50万亩,其中马铃薯25万亩,小(大)麦15万亩,蚕豌豆及其它作物10万亩。蔬菜50万亩。柑桔冬扩冬改7万亩。草子及满园花绿肥100万亩。为实现上述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要求通过样板示范,引导企业与基地农户联姻、签订购销合同,充分发挥技术示范点的辐射作用。
禹新荣强调,秋冬季农业生产要创新思路,按照新的要求、办法抓好落实,要与新农村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等结合起来搞,通过办点示范,企业参与,大户承包等方式掀起秋冬季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一、充分认识秋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一是秋冬季农业潜力很大,搞好秋冬农业生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最现实途径。二是耕地地力薄弱,发展冬季农业的油菜及绿肥生产,可以较好地补充土壤肥力。三是目前粮、油、菜供给不足,需从外地大量调入,且市场价格看涨。发展秋冬季农业已成为确保市场有效供给的必然途径。因此,各县、市、区要广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各级各地和广大农户发展秋冬季农业的积极性。要层层分解计划指标,明确责任,切实把全市的秋冬季农业生产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全力搞好秋冬季农业生产的样板示范。样板示范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秋冬季生产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县、市、区农业局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要按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下大力气办出一批高水平的示范样板。各地在办点过程中要制订示范点的详细实施方案,千方百计落实办点的经费和所需的种肥。要积极引导企业与基地农户联姻,签好订单。有条件的龙头加工企业应在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上给予签订订单农户适当补偿。要搞好示范点农民培训,并组织周边农户对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充分发挥技术示范点的辐射作用。11月中旬,市里将对各县、市、区办点情况 进行检查。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省农业厅将对全省秋冬种生产进行检查评比,搞得好的给予奖励。
三、明确秋冬季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邵阳市旱土一般较为贫瘠,大多没有灌溉条件,在目前资金、人力有限的条件下,要充分利用水田的水、肥优势,大力发展稻田秋冬种生产,变冬闲为冬种。双季稻区和一季稻区过去都有种植油菜和绿肥的习惯,今年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发扬这个传统,一方面巩固老区稻田秋冬种的成果,另一方面重点向新区稻田进军,确保高产稳产,增产增收。
四、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在品种推广上,抓好一个“优”字。要保证秋冬种作物品种优质高产,油菜要重点推广双低杂交油菜。育苗类品种要抓住一个“早”字。全市油菜育苗的最佳播种期是在九月下旬至十月上旬,只有抓住一个早字,才能保证品种在正常的生育期内进行发育,才能充分满足品种对温、光、水、气的需求,从而达到高产稳产。直播类品种在播种时要保证一个“湿”字。直播类品种以绿肥和蔬菜为主,只有保证土壤湿润,才能够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特别是中稻田直播,除漫灌跑马水外,还要开沟存水,种子播种后,要达到厢面无水、沟中有水,确保一播全苗。城郊蔬菜秋冬种突出一个“速”字,要大力发展推行多茬种植,提高蔬菜种植效益。柑桔冬改冬扩抓好一个“深”字,深垦撩壕,施足有机肥、有利根系生长,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配套技术服务落实一个“全”字,要进行全方面的技物结合服务,调足种肥,确保今年秋冬种生产计划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