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产品安全长效机制--访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
如何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程海波说,抓好宣传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突出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全程监管。在产地环境方面,重点做好耕地和养殖水域的保护,完成全省5700万亩产地环境调查监测评价;新设200个农业环境定位监控点,动态监测产地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推进农产品产地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划定农产品适宜生产区和禁止生产区;加强产地环境执法管理,打击工业“三废”和面源污染的违法行为。在农业投入品方面,定期开展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抽查,建立农业进货查验和生产记录制度,查处高毒残留违禁投入品的经营和使用;开展放心农资进村入户活动,构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营网络。在市场准入方面,重点抓好全省市州以上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生猪、家禽产品市场准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识化流通、农产品分类查验检测、市场销售档案、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制度,分品种、分阶段、分步骤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日常检查,将农产品监测的品种由蔬菜、生猪扩大到水果、大米、茶叶、水产品,将监测的内容由农药、兽药残留逐步扩大到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并依法及时在省内主要新闻媒体上公布检测结果。
二是完善体系建设。抓紧出台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重点建设3个省级、28个市州级、250个县市区级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构建以省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市级检测中心为骨干,县级检测站为基础,基地、市场、超市自律速测站为补充的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分等分级、流通标识、种养技术规范、质量安全监管等地方标准的制订;制订并实施农产品生产经营行为的强制性标准;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大力推广“基地+企业+协会+农户+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农业标准体系、推广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实施体系、管理体系五大体系;大力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主导产业基本无公害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规模达到30%以上。
三是提升监管能力。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整合资源,充实力量,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综合机构,统一协调,统一管理,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管理能力。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作为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充实力量,规范执法工作,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能力。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体系,大力开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机构考核认定,规范检验检测行为,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内容,完善标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全方位提升农产品质量技术服务能力。
四是广泛开展培训。针对有关责任主体的特殊性,举办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单位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班,让各行为主体懂法守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