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成效
11月15日,农业部农技推广中心科技推广与体系管理处处长张真和在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邹吉良的陪同下,到东安县调研以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为主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及农技推广机制探索工作。听取了东安县的汇报后,张处长指出:“东安县有作为,体系建设、机制创新好。”
2004年以来,东安县大力推行以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分离为主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积极探索农技推广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起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以来,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得到强化,农技推广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改革前,农技干部工资没有纳入财政统发,待遇较低;农艺工人的养老保险没有解决;公益性与经营性推广职能不分。造成队伍人心不稳,公益性推广工作消极,农艺工人上访不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经常在“两会”上反映公益性推广不力。改革后,公益性人员实行了工资统发,提高了待遇,一心一意从事公益性推广工作;农艺工人由于解决了养老保险后顾之忧,也不再上访了;经营性人员经营服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民群众看到公益性农技推广人员风里来、雨里去,全身心扑在公益性推广上,对农业部门的评价也大大提高了。目前,农业系统人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得到改进,工作成效不断提高,全系统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过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和建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全县农技推广工作得到强化,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加速“扩散”到千家万户。据统计,2006年水稻主导品种推广达到46.5万亩,占水稻播面的57.4%,其中农业科技示范户的水稻主导品种推广占早稻播面的90.5%;水稻育秧方式得到较大改进,全县软盘、无盘抛育秧达到28.7万亩。其中农业科技示范户软盘、无盘抛秧0.78万亩,占示范户育秧面积的86.2%;早、中、晚稻按照农业部门开出的施肥建议卡和田间诊断卡施肥的面积达到80万亩(次);带动优质稻标准化栽培49.8万亩,占水稻播面的61.5%;带动柑桔低改和柑桔、早熟梨标准化栽培20万亩;综合防治病虫等技术进一步为农民所接受。
2006年,东安县水稻总产达37.4万吨,同比上年增加2.3万吨;水果总产13.7万吨,同比上年增加1.5万吨;农民因采用水稻抛栽、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节本增收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