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6-12-05 00:00  【字体:  

  今年以来,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13个县市区,已共投入或免去9942.5万元的资金,使60.8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试点共投入免杂费资金7035.5万元,安排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补助资金376万元;落实了免费教科书资金2100万元;13个县市区2571所农村中小学60.8万名学生(其中小学生36.7万人,初中24.1万人)被全部免除了杂费;并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资金431万元。试点区真正开始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农村义务教育逐步实现由“依靠人民群众办”向“以政府为主办”的转变。

  按照中央要求,省教育厅与有关部门对实施新机制的经费需求情况进行了认真测算,根据财政可用财力等因素,确定了省市县经费分担比例,起草了《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实施方案》。做到了及时下达中央和省级的分担经费,确保新机制改革资金在春季开学前到校。

  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对新机制实施地区进行了全面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整改。7月初,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召开了市州教育局计财科长会议,对新机制试点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在全省推进改革提出了要求。9月份在张家界市召开新机制工作调研会,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补助标准偏低,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难以明显提高,学校运转还存在困难;二是由于禁止新机制资金用于人员经费,教师津补贴没有来源,一些学校教师实际收入水平在下降;三是学校负债没有剥离,没有偿还来源,受到债主的追索,部分学校有挪用新机制资金还债现象。

  我省将进一步深化对新机制改革工作的认识,进一步落实新机制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新机制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调研工作。教育行政部门与财政部门正积极配合,认真抓好建立新机制工作情况的专项督查,进一步研究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教师津补贴问题、学校负债问题,以便进一步总结经验,宣传推介典型,为全省全面推开新机制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

湖南省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1057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