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洞庭湖"天下粮仓"奥秘 土壤含有多矿物质
记者今天采访了参与此项目的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院副院长邓瑞林,他介绍说,该项目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探明了洞庭湖区域土壤中54种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状况,从土壤中获得了最丰富、最精确的数据信息。从调查的数据分析,洞庭湖中央平原近7000平方公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大多为河流或湖泊冲积而成的潮土,土壤肥沃。比照农业部现行标准,土壤中的钾、氮、磷以及有机质等肥力元素较为丰富,适合植物生长的钙、镁、锌、铜、铁、碘、硫、硒等必需营养元素、有益元素含量较高;土壤中重金属毒性元素含量较低,没有受到污染;土壤偏弱碱性(PH值7.5-8),这种土壤环境重金属元素不易进入植物体内,同时虫害危险少,是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这证明洞庭湖依然是发展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和生产具有国际竞争力农产品的好地方。这次调查中,还圈定了大批多种营养元素丰富区,如在石门县、常德南部、益阳南部、湘潭西部发现了近万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适宜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富硒蔬菜、水果、粮食。
据了解,由国土资源部、省政府联合出资合作,省国土资源厅实施的洞庭湖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于2003年启动,调查范围遍及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流域和广大的洞庭湖区,面积达40000平方公里。项目采用了国际领先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从地表0至20米、1.5米至2米左右取土壤样品10多万个进行分析,获取数据170多万组。该项目建立了洞庭湖区生态化学调查数据库,编制了营养元素分级图,圈定了大批多种营养元素丰富区。目前,该项目成果在我省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矿产资源勘查以及长株潭环境治理等工作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