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新特点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7-02-14 00:00  【字体:  


  湖南省怀化市大力发展中药材支柱产业,取得明显效果。目前出现了三个新特点:

  (一)资源型中药材种植新发展。湖南怀化雪峰山区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中药材宝库”,俗称“江南药材之乡”。良好的自然条件给野生动植物栖居、繁衍生长带来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成为中药材生长的沃土,是南方野生和人工栽培中药材的主产区。据统计,中药材蕴藏量居全国第二、湖南第一。药用植物1900多种,其中茯苓年产量7000吨以上,居全国第一,白术1000吨以上,居全国第二,天麻也居全国第二位,金银花4000吨,是南方的主产区。壳斗科多穗柯野生甜茶是一种茶,糖、药三种功能兼有的植物,其嫩叶可制茶。野生甜茶春、秋可摘两次嫩叶,摘去嫩叶后又从叶腋中生长出新枝条,即使是砍伐整个植株,又能从根部萌发出多数新的植株,此特性为开发利用提供了资源保证。多穗柯野生甜茶主要集中于长江以南的地区。该植物在雪峰山区野生面积达8万多亩(5333公顷),年产鲜嫩叶达1600多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据初步考察,全国可年产干嫩叶l000吨左右)。目前,人工栽培的多穗柯很少,多为野生,但为了便于采摘嫩叶,雪峰山区进行了矮化技术栽培。雪峰山区的广大药农还有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传统和比较成熟的技术经验。近几年,怀化市扬长避短以中药材为支点全面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很快出现了“产业兴、人致富”的喜人景象。在雪峰山区,听几名药材种植大户讲,正常年景药材亩均可收入2000元以上,远远超过水稻每亩300元的最高收益。药农在实践中发现,种药材比种粮食赚钱,而贩运或加工药材更能够增收致富。据统计,全市人工栽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55个、种植户10余万户,种植面积达50万亩,其中金银花、银杏、杜仲、枳实、黄姜等单品种面积在5万亩以上,黄姜、鱼腥草、茯苓、天麻、金银花等大宗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较快,集约化种植面积近20万亩,发展势头强劲,鱼腥草、紫珠、天麻、茯苓、白术、女贞等在万亩以上,产自于雪峰山区的地道药材在全国享有盛誉,茯苓、龙脑樟、虫白蜡、天麻、野生甜茶、金银花、白术等地道药材质量得到了全国中药材客户的肯定。尤其是天麻、杜仲、黄柏、黄姜、野生甜茶等享誉海内外。除地道药材规模化种植外,还引进了美国蔓地亚红豆杉等名贵药材。龙脑樟的研究开发已获得国家专利,千层塔、青蒿、博落回、虎杖等高价值中药材,目前正在运用新的技术进行繁育开发。

  (二)加工型中医药企业新增强。目前,怀化市有医药工业企业25家,已通过GMP验收2家,年药材加工量8万吨,还有10多家中药提取物生产厂家,能生产医药中间体原料药70余种。正清制药集团、正好制药公司、正驰激素公司等主要制药工业企业总资产近6亿元,年销售额4.6亿元,年上交税费6000万元,其中正清集团是湖南医药企业三大集团之一,湖南省十大高科技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通过技术创新,正清、正好、正驰公司,已形成了抗风湿类、抗菌类、妇科消炎类等三大支柱药品加工产业,以黄姜为原料的双烯、黄体酮甾体激素类药品等八大类中医药产品,其中正清风痛宁、正清抗宫炎片已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上述几类产品在国际、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中占有率名列前茅。“十五”期间,全市生物医药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批民营科技型企业,华光生物公司的白藜芦醇提制技术、汉青生物的苦荬菜提制工艺等,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合成化工的五倍子加工挤进全国前三强。它们通过科技联姻,目前与一批科研机构、院校、科技企业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和研发平台。比如,加强了与中国林科院、中国中医药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农大、湖南中医学院、湖南林科院、怀化学院等科研协作关系。正清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省医药企业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久公司以中草药为原料开发的兽药、以中草药为重要原料的生物饲料已获成功。

  (三)特色型中医药产业新突破。湖南怀化是全国侗民族集中居住区,其它省的侗族县也分布在怀化周边。侗族药物是侗族村民在长期与病魔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丰富了民族医药,近几年,怀化在发掘整理研究民族医药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市场认可。据普查统计,仅怀化通道境内就有侗族医用植物689种之多,收集整理的侗族方剂达2465个,侗族医药名达2161种,每年销售1万多吨。怀化市民族民间医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了全市民族医药的新发展。该学会目前已经整理民族民间单方、验方、秘方1200余个,有的食品、药物、方剂已通过省级鉴定,有的获得国家专利,有的已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有的经过临床验证变成了开发项目。如雪峰野甜茶、活力强转阴口服饮料、1817祛痹治疗坐骨神经痛、龙氏接骨法等。大力研究开发这些独具特色的侗族医药,不仅可以填补国家民族药物开发的空白,而且将其推向市场,走中医药产业化发展之路。(中国野生资源网)

怀化中药材产业发展新特点

1057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