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现代农业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7-03-15 00:00  【字体:  


  胡锦涛总书记3月6日在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如春风送暖,让三湘大地更添春意。记者走访省直农口部门,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学习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浓厚氛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基础设施,稳定粮食生产,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更好更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正在成为省直农口部门和广大农民追求的新目标。

  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喜上眉梢:“总书记充分肯定我省为全国粮食安全所作的贡献,我们备受鼓舞,浑身充满干劲。”3月10日,程海波召集有关职能处室研究粮食发展计划。他告诉记者,我省粮食近3年连续增产丰收,去年总产达到290亿公斤,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省要在连续增长的高位上稳定粮食生产,力争今年再扩大粮食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再增2.5亿公斤。粮油专家李克勤把总书记对湖南粮食生产的评价一一记下来,他分析,全省水稻生产扩大双季稻和杂交稻面积,发挥超级稻增产优势,可确保总产再增2.5亿公斤的目标实现;稳定总产的同时,按“米业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高档优质稻800万亩,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牢牢守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稳定粮食生产的“底线”。

  当记者走进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时,罗志宏主任与各处室负责人正在研究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他对记者说,总书记讲话中提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项目建设的思路和模式。去年,省里在祁阳县、赫山区两地试点,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为载体,整合水利、交通、农业等多方面的资金,按“打捆投入、渠道不乱、各记其功”的办法,建设10万亩现代化田园的新样板,已卓见成效。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今年全省将高标准建设100个项目区,每个项目区连片万亩开发,实现排灌自如,节水高效灌溉。

  近段时间,省畜牧局完善了生猪优势带、水产优势带规划。记者从规划图上看到,沿107国道两旁的优势生猪带、环洞庭湖的优势水产带一目了然。曹英华局长召集各处室负责人开会,共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其中调整结构促农民增收的指示“心领神会”。他说,经过多年农业结构调整,我省初步形成了种植、养殖的十大优势带。畜牧部门重点发展养殖小区,示范无公害养殖技术,打造肉奶水产名牌,崛起养殖业的龙头,带动广大养殖户增收。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见行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1万多名专家和农技员下乡进村,送优质农资,办技术讲座,促科技入户。省农业、劳动保障等部门联合开展“阳光培训”,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提到乡镇企业,使我们倍感亲切。”几天来,省乡镇企业局局长田家贵深入10大示范性农业龙头企业调研,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企业共商良策。春耕大忙在即,省农机局局长谢国华组织优质农机下乡进村。他对记者说,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首先就要打好春耕这一仗。目前,我省机耕面积已达60%以上,可机插秧还不足10万亩。省农机局送优质农机下乡,举办插秧机表演会,推动水稻生产迈向全程机械化。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过报纸、电视,传遍了三湘农村。在长沙县黄兴镇光达村,村支部集中进行了学习。大家认为,我省农业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期。村民周云台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总书记关心种粮,我们就要多种,把生产搞得更好。”在茶陵县,我省最大的“养猪状元”———龙华畜牧公司的老总龙秋华,从报纸上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对事业的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他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一家冒尖不算富。这几天,他已与周边5个村签订了合同,扩大3万头商品猪养殖规模,订单带动1000户农民致富。

  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省上下热气腾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农办主任陈吉芳介绍,全省已有一批村完善了新农村建设规划,不少村配套改水、改厨、改厕,兴办沼气新能源。广袤的三湘农村,正朝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美好蓝图健步前行。

湖南现代农业篇: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

1057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