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麻阳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支书李代达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7-04-25 00:00  【字体:  

熟悉李代达的人都对他有这样的印象:个子不高,但办事干练;年纪轻轻,却工作扎实。
去年,作为怀化市麻阳县政府法制办“顶梁柱”的他又怀着美好的憧憬,担着沉甸甸的责任,来到了锦和镇尚坪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凭着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执着追求,用自己特有的情和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忠实实践者,用真情和汗水在尚坪村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敬业之歌。

胆大心细能办事
人畜饮水是尚坪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老大难问题。李代达一到村里,便知道这是块“硬骨头”,历任村干部都没有“啃”下来。他没有退缩,他深知为“官”一方、就要造福百姓。
于是,他今天找局长,明天找分管县长,反复、大胆地汇报,请求支持。一次,村支部书记滕代贵与他在汇报时,又碰了一鼻子灰,滕书记说:“下次再也不敢与你一起来汇报工作了。”
几天后,李代达独自一人又走进了这个单位…… 就这样,在汇报了10多次后,终于凭着胆量和毅力赢得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争取了自来水维修资金5万元,对村子里的自来水全部进行了大维修,全村人终于用上了卫生、充足的自来水。
“李书记胆子大,脸皮也‘厚’。”村里的干部一提起他便这么说。
尚坪村没有任何集体经济收入,基础设施条件很差。争项目跑资金,成为李代达的一块“心病”。2006年11月,他得知全县要分期分批建设村务活动中心室,他跑到县委组织部,得到的答复是第一批方案已定,尚坪村以后考虑。他想到村干部在不到8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办公,他再也按捺不住了,厚着脸皮又三、四次地跑到组织部,终于使尚坪村挤入了第一批村部建设项目之中。
8个月来,李书记就是这样硬着头皮、“厚”着脸皮,向上争取了4个项目、12万元资金,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改观。
李代达是个心眼很细的人。翻开他厚厚的2本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了他几个月来在村里工作的点点滴滴:今天做了什么事,在哪里开会,在哪家吃饭,付了多少伙食费……每一条都记得清清楚楚。平时他住在二组滕吉平家,自己吃一餐记一餐,一个月结算一次伙食费。有一页这样记录:“9月,吃饭36餐,付钱144元……”
引领群雁展翅飞
刚进村的李代达雄心壮志,但他很明白“独木难成林”的道理,他想: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
他这么想,也这么做。
去年8月,他一到村里,便立即召开了村组干部会、党员会、群众代表会,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党中央的惠农支农政策,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一次,进村公路入口处的上面土石滑方,把整个公路堵塞了一半,车辆通行极为不便,也不安全,成为交通的“瓶颈”。他与村书记通知村组干部和群众第二天去清除,可第二天来的人却只有村组干部和少数几个村民,李代达琢磨开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群众,光凭我们村干部怎么行?还是要发动群众。
于是他立即与村支部书记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一直忙到深夜。就这样连续坚持了8天,将一、二组全部走访完。几天后,除了1人生病请假外,全村男女老少共107人来参加清除路障,不到半天功夫,就把路面整理得平平坦坦。
入户道路水泥硬化是该村去年“三清四改”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硬化的第一天出工人数不到20人,大家累得腰酸腿痛,不见成效。
当晚,李代达召开了群众大会,到晚上九点钟参会人数只有20多人,还不到四分之一。他与村主任刘开武先安顿好已到的村民,又到各家各户“请”去了……会上,他大声地问:“乡亲们,一、二十个人参加能叫群众大会吗?十几个人能打好路吗?一、两根树能成林吗?”会场一片安静。村主任也激动地说:“大家想一想,李书记不是我们本村人,他辛辛苦苦、软磨硬缠挣来资金与物资打水泥路,为的是什么?难道受益的是他吗?”
群众思想做通了,工作便势如破竹。李代达组织群众共清运垃圾、污泥200多处,清除路障30多处,硬化入户道路2000余米。就这样,他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把尚坪村的新农村建设抓得扎扎实实、做得有声有色。
心中无私天地宽
李代达虽然只有33多岁,但他在群众心目中的威望却很高。在他的心目中:没有做不通工作的群众,只有不会做工作的干部。
尚坪村共有柑桔350多亩,但大多数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种植的,如今已老化。李书记发现这一问题后,随即召开村组干部党员会议,安排部署全村柑桔品改工作,征求群众对柑桔品改的意见,可在碰头会上反馈的意见都是群众不愿意品改。
李代达决心逐户上门,逐一座谈。他的第一个突破口是一个老党员,他耐心地做工作:“老革命,柑桔专家说柑桔树的正常寿命只有30年左右,再过2-3年,你家的柑桔树就基本上‘退休’了,若重新栽要四、五年才能挂果,品改只要二三年就受益了……”直说得老党员连声称是。
李代达就这样锲而不舍,一个多月走访了100多村民,当已走访的村民纷纷表示要品改时,他才睡了个安稳觉。
有人对李代达说:“你这么辛苦,这么认真,柑桔是他们的,得了钱又不会给你分,何苦呢?”“我的确对不起妻子、女儿,欠她们太多,但我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群众……”李代达响亮地回答。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李代达正陪妻子在医院给发高烧的女儿看病,突然间手机急促地叫个不停,村干部打来电话:“我们已经招架不住了,你快上来。”他意识到出大事了,跟妻子讲了一声就租车走了。
来到村里,只见五、六十个村民围着四五个人,个个红眼粗脖,怒发冲冠围着他们吵着、闹着。原来电力公司架高压线途经尚坪村需要砍树,在补偿款还没有到位时,该公司就把树砍了,老百姓怕上当受骗。李代达拨开人群,大声地说:“乡亲们,大家放心,钱绝对不会少,我们马上就与他们谈,大家不要在这儿吵,如果几天后得不到钱,我自己出钱并给每根树加10块……”
随后,李代达一个个地谈话,一个个地疏散。不少村民说:“今天要不是看在李书记的面上,不会就这么算了。”处理完纠纷,回到家已是深夜十二点多了,看到熟睡的妻子、女儿,他的鼻子酸溜溜的……
欲问秋果何所累,源自春风雨潇潇。李代达自担任新农村示范村的第一书记以来,心系新农村建设痴情不改,情牵新农村建设无怨无悔,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实干描绘出了尚坪村新农村建设的瑰丽诗篇:昔日坑坑洼洼的泥路,变成了整洁宽敞的水泥路;昔日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垃圾污泥,变得干净有序、环境优雅;昔日村里麻将声声、吵闹声声,如今歌声、笑声一片片……

记麻阳新农村建设先进示范村支书李代达

1057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