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全力防控水稻病虫害确保全年粮食丰收
各级农业部门要尽快成立政府领导牵头的组织指挥机构,制定和完善防控预案,强化应急处置,形成良性应急工作机制。要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治属地责任制,明确部门职责,强化工作督导。在水稻重大病虫防控关键时期,要组织有关管理人员和专家,逐级督导防控工作,检查组织领导、责任机制、资金物资、技术措施等落实情况。
由于迁飞性、流行性病虫主要随气流传播,其发生区域和地点往往具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丝毫不能放松。各级农业部门在水稻重大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实行值班制度,每5天上报一次情况,突发情况要立即上报。此外,各级农业部门要提前搞好有效防治药剂和先进施药器械的筛选推荐,引导广大农民选购高效低毒农药,同时要定期开展农药市场监督抽查,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药。
各地要大力发展多元化、社会化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积极开展统一时间、统一药剂、统一技术的专业防治。积极争取地方财政的支持,尤其要配套解决病虫监测预报和试验、示范、培训、宣传等工作经费。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我们通常所称的水稻“三虫两病”,是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的重大病虫害。各地要以“三虫两病”为防控重点,兼顾本地区局部重发的其它病虫;要抓住各种病虫的关键时期,及时施药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另据新华网报道:
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15日在广西南宁宣布,农业部正式启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以有效提升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贸易和旅游的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传入扩散的趋势比较明显。据普查,上世纪70年代我国新发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只有1种,到上个世纪90年代增加到10种,目前已发现近30种。此前出现的马铃薯甲虫、苹果蠹蛾、红火蚁等有害生物的入侵,不仅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出口,有的还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畜健康。
农业部为此决定启动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建设。危朝安说,整个建设将按照“政府主导、突出重点、依法阻截、科学防控”的工作方针,通过构建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有效提升植物疫情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做到阻截具有预见性、监测预防具有针对性、疫情封锁具有强制性、根除行动具有彻底性,有效遏制重大疫情传入、扩散,确保我国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贸易安全。
他还表示,农业部门为此将成立重大植物疫情专家组,强化疫情监测和检疫监管,积极开展源头治理,依法公布疫情,加强科学引导,使疫情防控得到公众的支持,营造全民防疫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