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不等不靠开展生产自救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7-08-29 00:00  【字体:  



   8月26日,衡东县农机局局长刘仁秋带领10名工作人员,带着1万元救济金,来到草市镇丫塘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目前,衡东县已抽调2000多名干部,组成灾后重建生产自救工作队,分赴9个重灾乡镇,核查灾情,发放救灾物资,帮助受灾群众改种补种,力争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8月19日至24日,衡东县遭遇有水文记载以来最大洪灾,全县2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40余万,受灾农作物32万多亩。面对严重灾情,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组织干部群众奋起救灾。洪水刚退,他们就提出了“三个确保”的灾后重建、生产自救目标,即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房住、有看病的地方、学生有学上,确保灾后无传染病疫情,确保灾区社会稳定。全县迅速抽调2000多名县乡干部深入受灾村组指导救灾,妥善安置灾民,帮助群众重建家园。全县设立了集中安置点77个,安置受灾群众1.82万人。县财政紧急拨出400万元救灾资金,全县机关干部和社会各界捐款近100万元,支援灾区。对房屋全倒户,除发放一个月生活补助外,每户还补助7000元建房资金,半倒户每户补助1500元建房资金,确保他们在明年元旦前住进新房。县医疗卫生部门组建9个救灾防病工作队和15个医疗服务队奔赴灾区,洪水退到哪里,消毒、防疫就跟进到哪里,确保灾后无疫情。

  针对农作物损失严重的状况,衡东县委、县政府广泛动员灾区干部群众,采取“水稻损失经济作物补、农业损失工副业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办法,达到农业不减产、农民不减收。县农业、畜牧水产等部门派出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受灾群众迅速改种、补种蔬菜、豆类等秋冬作物,并在吴集镇、栗木镇各办了一个面积200亩的补种改种示范点。目前,全县已发放蔬菜等种子5吨、肥料50吨,还从外地购来仔猪2万多头、仔鸡10万羽、仔鸭5万羽、鱼苗20万尾送到灾区,帮助受灾群众发展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

衡东县不等不靠开展生产自救

1056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