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积极开展灾后生产自救
8月19日,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袭击株洲市,给该市农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株洲市、县农业部门行动迅速,一直坚守在抗灾第一线,指导农民开展抗灾救灾生产自救。
一、深入灾情前沿,指导抗灾救灾
超强台风“圣帕”降临株洲市的当天,株洲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里仁等局领导分别带领技术人员赶赴重灾区炎陵、茶陵和攸县指导抗灾救灾。
二、多方收集灾情,及时向上级汇报
灾情发生后,株洲市农业局从各县市农业部门、防汛抗旱指挥部部门和气象部门等多途径收集灾情,及时向省、市有关部门汇报,8月20日至8月24日共向上级汇报灾情6次,及时提出“受灾农作物怎样处理”的意见,并在《株洲日报》上发表。
三、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为使灾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株洲各市、县农业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指示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一是紧急部署,加强技术指导。在株洲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炎陵、茶陵、攸县等受灾区迅速成立了生产自救指导小组,提出了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指导意见,并深入受灾乡镇,开展实地指导工作。茶陵县农业局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乡村、农户及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扶苗洗蔸,绝收田地改种马铃薯、荞麦、油菜、速效蔬菜、蚕豌豆等旱粮作物,同时认真搞好病虫防治。攸县着重对受淹的中晚稻、蔬菜等农作物进行了消毒、清洗、补种、改种。炎陵县农业局组织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技术指导组,深入三河、鹿原等重灾区,指导生产自救工作。
二是调运农资,查苗补种。茶陵县政府下拨救灾专款30万元,用于生产自救。目前,该县调运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生产资料200余吨,已扶苗扶蔸1.2万亩,改种农作物1500多亩。农业部门共印发技术宣传资料10000余份,发放救灾技术刊物5000余本。攸县印发了5000余份《洪灾地区农业生产自救技术指导意见》,分发放给受灾农户,并组织相关经营公司积极调配消毒药剂、种子等农资优惠供应灾区,帮助灾区及时恢复生产。并设立了两台农技咨询专线电话,建立了咨询电话值班制度,由专业农技人员轮流值班,及时解答受灾农户生产自救工作中的难点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