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蓝山农业产业化硕果满枝
金秋时节,艳阳高照。我县大洞办事处的千亩黄花梨基地迎来一片喜人的丰收,郴州、长沙、广东等地的客商络绎不绝前来收购黄花梨。这是我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出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我县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大农业产业化调整步伐,大力推进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此,县委、县政府按照“优的调大、劣的调优、规模发展、整体推进”全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县里实行“农民以土地入股、以水能资源折股、干部与农民合股、农村与单位联营”等运作方式,引导农民建基地,创办“公司+农户”新的市场机制,以此调动农民发展高效农业的积极性。目前,在大桥、所城、毛俊等山区片建立了11.7万亩高效林业桉树基地,发展了总装机10.5万千瓦的股份制电站。在大洞、洪观、土市等平丘区,建立了1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10万担优质烤烟基地;在永连公路沿线的塔峰、祠市、大麻等地,建立十大蔬菜基地。与此同时,在毛俊、楠市原303大队部、大洞等地建立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基地的建立,规模化种植、养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推行,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与农产品更好更快地打入市场。县里按照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和乡镇包村,一个部门联系一个项目,并把技术员派驻到村,实行技术服务包干负责制。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地推进了农业产业进程,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县农民每年从基地增收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