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财政为农民架设致富“桥”
今年遭受严重旱灾的蓝山县,目前已筹集资金2445万元用于救灾补损,支持灾区群众重建家园,发展生产。这是该县实施“惠农财政”的举措之一。
蓝山县是一个山区县。县委、县政府利用建设新农村的契机,实施“财政支持,改善设施,服务农村,促进发展”战略,帮助农民致富。近3年来,县财政共投入资金3000万元支持乡村公路建设,共修建通村公路87条257公里,缓解了偏远山区农民行路难;发放生态效益林补助、退耕还林补贴6244万元,使全县10万余亩荒山披上了绿装;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两补”资金3400万元,并建立了农村特困户补助制度,近5000户农村特困户受益。同时,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每年为4000余名农民工免费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每年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农村水利设施、烟田基础设施等建设。“惠农财政”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促进了农民致富。尚屏办事处云峰、刘家寨等村修通进村公路后,2万多亩竹林得到合理开发,仅此一项,村民人均每年增加纯收入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