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靖州县冰雪灾害及抗灾救灾工作情况
怀化市靖州县县域面积2210平方公里,辖7乡6镇4个管委会1个国有林场,总人口26.39万人。1月13日至2月4日,该县遭遇罕见冰雪灾害,全县日平均气温在零下0.82度左右,最低气温零下5度,且连续23天持续出现冻雨、雨夹雪等恶劣天气,冰冻平均覆盖厚度达30毫米,最厚处达45毫米。气温偏低、冻雨连绵、持续时间长,均超过靖州气象台的历史记录。据许多八、九十岁的老年人回忆:过去从未见过这样大的冰冻,可以说“百年不遇”。此次冰雪,给全县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众生活造成严重损失,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6.8亿元。灾害损失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1、林业、畜牧等农业损失十分惨重。全县受灾农作物达20万亩,绝收5.2万亩;其中受灾油菜7.2万亩,蔬菜4.2万亩,柑桔5.2万亩,杨梅2.6万亩,其它农作物损失3500亩。全县冻死猪牛羊等牲畜19395头(只),冻死家禽180649羽,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1.3亿余元。全县有200万袋灵芝菌、150万窑茯苓全部冻坏,造成食药用菌类损失2100万元。森林受损非常严重,大面积林木被冰冻压断、压翻、压倒,其中桉树2万余亩,楠竹10万亩,杨树1.5万亩,杉木及松树16万亩、苗木200亩,新造幼林1800亩;林区公路、林场工区不同程度出现塌方,林区电路全线崩溃,全县林业经济损失3.6亿元。
2、电力、水利、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损坏非常严重。一是电力设施严重受损。怀化电业局、怀化电力集团与该县并网线路全部中断,全县供电网络全面瘫痪,城乡电力设施损失严重,全县共倒杆4951根,断线1340公里;其中估计省网220kv倒杆7基,断线2公里;市网110kv倒杆10基,断线3公里;县网水酿塘电站损坏铁塔2座,马鞍洞电站倒杆22根,断线9公里;10kv以下倒杆4867根,断线1340公里;低压变压台损坏400个,全县所有乡镇(管委会)停电,县城从1月16日起至今已停电28天。大面积停电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由于停电,自来水厂不能抽水,县城停水22天;粮食加工厂不能开机打米;金融电讯医疗等不能正常工作;生猪屠宰场不能启动设备……。目前,现只有本县水酿塘小型电站能勉强断断续续供电,而该电站蓄水严重不足,只能发2—4天每天5000千伏的电,且只能给城区分区分时段供电。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二全城只能从下午5时到晚上12时供电,白天无电;乡镇至今无电,无电加工大米,无电收看电视,农户吃粮紧缺,农村生产生活非常困难;工业企业无法正常生产。二是水利基础设施严重受损。全县人畜饮水工程的阀门、水管被冻坏。新修的渠道主体工程水泥覆面基本被冻裂,损失巨大。水利方面共计损失1973万元。三是广电通讯设施受损严重。由于飞山发射基站(本县唯一的一个电视差转基站)、5个乡镇中技站、24个小片网受到严重损坏,光缆、广播电杆、传输线路不同程度受损,全县广播电视信号中断200余个小时,损失500余万元。全县通讯设施大面积受损,除县城外,移动通讯完全中断,仅城区和部分乡镇能通固定电话。四是交通基础设施严重受损。209国道、S319和S222省道靖州段,靖锦、靖黎、靖洪等公路以及县乡道路、桥梁均被冻结,并出现不同程度冻裂现象,全县公路全线封闭,城乡公交车停开,各类车辆均难以通行,运输企业损失210万元。
3、所有工矿企业全部停产,工业受损大。全县工业企业全部停产,有的工业企业因降雪量大,积雪过厚,企业厂房坍塌,机器设备被砸坏。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被雨雪浸润,失去价值,工业企业受灾严重,工业发展停滞不前。据统计,此次雪灾,全县倒塌厂房82栋,损坏设备247台(套),直接经济损失达5996万元,间接损失达7657万元,影响产值1.4亿元。
4、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一是倒房损失大,缺粮农户多。全县因冰冻灾害倒塌房屋720间、损坏房屋3300间,无一人伤亡,倒房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以上。冬令缺粮灾民较多,全县累计达6570户2.3万人,缺粮691吨。二是物资运输难,市场供应紧张。由于道路结冰,交通封闭,造成物资运输困难,群众出行不便。雪灾期间,燃油、液化汽供应相当紧张,大部分乡村的蜡烛脱销,燃煤、木炭、蔬菜等供应十分紧张,导致物价上涨,特别是部分群众对冰冻天气持续时间之长估计不足,越冬物资准备不充分,生活困难,群众感到十分恐慌。三是有谷无粮情况严重。由于全县电力中断,乡镇电动打米机无法打米,造成全县158个村缺粮,受灾户39540户。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面对罕见的冰冻雪灾,该县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第一要务,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抗灾自救工作。
1、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冰冻灾害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立即作出部署,迅速成立由县委书记蒲学联为政委,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瑜为指挥长,县委副书记王高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陆志前为副指挥长,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和县委政府其他领导及有关县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冰雪抗灾救灾工作指挥部,下设电力抢修恢复、自来水建筑安全、农村生活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稳控、医疗卫生、基本生活保障、督查、信息协调、宣传报道共10个工作组,由相关县领导担任各组组长,负责调度、指挥、组织、指导全县的抗灾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县委、县政府及时启动自然灾害紧急预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冰冻灾害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并多次召开四大家领导紧急会议与各小组组长碰头会议,一起认真研究难以解决的问题。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正确指挥下,县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管委会)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均成立了一把手负责的救灾工作指导组,形成了救灾合力。在冰冻灾害结束前全县各级取消双休日,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保持通讯畅通;单位负责人一律不准私自外出。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该县这场突发雪灾也十分关注,省里有关领导并多次打电话询问灾情。3日,省水利厅常务副厅长廉世界及副市长谢宏有一行到该县指导抗灾救灾工作。
2、分片负责,包干到人。为保证救灾工作落实到人,明确职责,该县实行了四大家主要领导、县委专职副书记包片,其他县领导联系乡镇(管委会)的抗灾救灾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做到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的干部, 包干领导和干部走村入户,重点排查城乡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扶对象及其他各类受灾困难群众,对居住在危房的住户,迅速实施转移,累计紧急转移安置5300人,其中简易房安置470人,对缺粮、油、菜、衣被等生活必需品的困难户,组织人员送物资上门,特别是乡镇缺米的农户,县委、县政府安排了3400升柴油发放到全县17个乡镇(管委会)用于农村柴油机打米,确保困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处。
3、成立应急队伍,抢修电力、水利等设施。电力、自来水、医疗卫生、交通、公路、商务、广电等单位和17个乡镇(管委会)成立应急队伍,组织1万名县乡村干部投入到抗灾救灾工作中。电力部门加强组织调度,组织专业队伍80人进行电力故障的检修与线网修复,抢修损毁电力设施。2日,市农办李副主任及市电力公司董事长杨绍祥、市水利局许工程师抵达该县,指导电力抢修;供水部门加强供水管网维护,水利部门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的抢修,确保基本生活供水;通讯部门全力抢修通讯设施,我们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城区供电、供水和通讯。年前,河南省信阳市和洛阳市电信局援助该县6台发电机组,并派出15人专业队伍来维护该县电力设施。目前,全县17个乡镇(管委会)仍处于停电状态,县城除医院、自来水厂等个别单位自行发电外,其余均无电。
4、积极保障物资供应,及时筹措资金下拨。为确保物资调运和保障物资供应,商贸部门积极组织各类经营业主搞好物资采购和保障,抗灾期间,全县共调运汽油2.8万升、柴油4.8万升、液化汽9600公斤,加工和供应大米3万公斤,筹备牲猪603头、食用油500公斤,确保市场正常供应。我们争取到部队支持30吨柴油,解决柴油发电机20台,用于抗灾自救。商务、工商、物价等部门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价格。县委、县政府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捐款捐物53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众500余户。县财政安排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抗灾救灾工作。民政部门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救济工作,及时发放救济金74万元,拨出1400余床棉被,衣服1万余件,救济困难群众7800人,并提前将2008年1—3月份的低保救助金发放到位。
5、共同协调配合,积极抗灾救灾。县委、县政府在部队的支持下,组织1万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一道开展国、省道破冰突击战,清扫城区积雪冰块,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货运车辆畅通。医疗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伍深入灾区,搞好防冻指导和医疗救治;农口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搞好技术分类指导,落实防寒防冻措施;气象部门及时预报灾害天气。交通、公路等部门对重点地段坚持值守巡查,交警部门组织全体干警上路执勤,教育部门集中力量护送学生安全返家,建设部门加强对建筑安全的监管,城管部门全力清除城区道路冰雪,消防部门加强消防安全应急准备,政法、公安部门组织干警深入灾区加强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稳定。宣传、文化、广电、新闻等部门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广大群众正确面对灾情,科学抗灾。
6、深入一线,查灾核灾。面对持续冰冻天气,县委、县政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投入抗灾救灾工作。县委书记蒲学联同志亲自带领有关领导和部门,多次深入到电力、自来水、学校、车站等单位和部分乡镇调查灾情,科学调度和指挥全县抗灾救灾工作,并慰问受灾群众。县委副书记、县长黄瑜及时带领有关县领导和相关单位负责人深入到各行各业了解灾情,研究和指导抗灾救灾工作。联乡县领导和其他县领导都深入到受灾第一线,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在抗灾自救工作中,县直各部门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示范作用,实行单位包干负责制,多次对国省道及县城主干道进行破冰清雪,对乡镇集镇冰雪进行清扫,保持道路畅通和环境清洁。
该县冰冻灾害虽然十分严重,电、水、讯等基础设施损毁巨大,但由于我们积极应对,措施得力,扎实开展抗灾自救工作,目前,全县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和安全生产事故,无一人冻死或饿死,全县人民群众生活基本正常,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三、下一步打算
1、认真细致查灾核灾。各乡镇、村和县直各单位组织的干部正在救灾一线,逐村逐组逐户查灾核灾,重点了解农业受灾、人员受灾、房屋受灾等情况,以便及时上报准确的灾情。
2、努力恢复正常生产生活。一是全力抢修基础设施。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抢险队伍力量,及时抢修受损线路与管道,确保全县供水、供电、通讯正常。二是努力加强市场监管。县物价、工商等部门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加大粮油、液化气等物资调度,确保居民生活正常。三是积极组织群众自建家园,恢复生产,努力把冰雪灾害降到最低程度。
3、结对帮扶受灾困难群众。对因灾困难户,实行结对帮扶。通过政府救助、乡邻互助、干部相帮等方式,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有房住、有粮吃、有衣穿、有病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