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因素推动保靖农民收入增长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8-03-24 00:00  【字体:  

2007年,保靖县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采取积极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据对他不、如京、陇木洞、科秋、马落、阳朝、复兴、排花、余家、五苏等十个村一百户农民抽样调查,2007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237元,比上年增加369元,增长19.7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81%。
  从调查结果来看,2007年,推动该县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五条:
  农民转移就业是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

2007年,该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93.75元,比上年增加102.39元,增长12.94%,拉动农民纯收入增长5.5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7.6%。农民在本地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稳定增长。如毛沟、复兴、大妥的锌锰加工冶炼业,迁陵、野竹坪的日用陶瓷制造业,昂洞的精石灰生产,水田河的白酒酿造,吸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据调查,目前该县各类企业共吸纳了5000多个农民工,占全县农村总劳动力的2.2%。2007年农民人均在本乡企业劳动得到的收入270.54元,比上年增长15.91%。如京村10户调查户中,就有瞿运辉等5人到毛沟镇境内企业打工,获得收入32370元。农民在本地提供其他劳务获得的收入大幅增长。2006年以来,该县实施了迁默、迁普、复大等乡村公路改造工程,水银乡马湖村的10户调查户中就有陈长富等9人参与迁默公路的修建,获得收入14408元。据百户农民抽样调查,2007年农民人均在本乡提供其他劳务获得收入75.98元,比上年增16.12%。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全面增长。据百户农民抽样调查,2007年农民人均外出务工收入539.89元,比上年增加62.53元,增长13.10%。
  2007年各种农产品增产,为今年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

据百户农民抽样调查,2007年农民人均生产粮食362.46公斤,蔬菜120.59公斤,烟叶16.48公斤,水果173.91公斤,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增长。
  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据百户农民抽样调查,2007年农民出售每公斤稻谷1.69元,油菜籽3.18元,烟草11.65元,活鸡20.87元,活鸭16.60元,肉猪(毛重)11.61元,分别比上年上涨了13.42%、25.69%、38.86%、33.35%、46.6%和61.03%。据测算,2007年因农产品价格上涨,拉动农民收入增长达111元。
  国家扶农、助农力度加大,农民从国家获得的各项收入大幅增长。

去年以来国家继续加大了政策扶农、助农力度,增加粮食直补标准、新增综合补贴,启动农村低保、农业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据百户调查,2007年农民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达228.78元,比上年增加89.16元,增长63.86%。其中人均获得退耕还林还草补贴117.56元,无偿扶贫或扶持款17.91元,粮种和综合补贴42.8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9.55%、57%和63.57%。
  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平稳发展。

随着收入的提高,农民新建和改造住房的欲望和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沙石开采、水泥制砖等简单工业和建筑业的发展。在国家扶贫通达工程的支持下,乡村公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县195个行政村通公路的有186个,为当地农民从事交通运输、批零贸易等第三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百户农民人均二、三产业纯收入241.51元,比上年增加32.41元,增长15.50%。


五大因素推动保靖农民收入增长

10567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