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狠抓粮食生产工作落实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时间: 2008-04-22 00:00  【字体:  

开春以来,道县根据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按照“增双季稻,减中稻”的原则,制定、落实了全县粮食生产计划。截至4月15日,全县完成早稻播种育秧(折大田)34.2万亩,中稻4万亩。
一是强化组织动员。3月份分别召了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粮食生产工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农业局、财政局、发改委、国土局、农机局、水利局、粮食局、科技局、农开办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成立了专抓班子。3月27日,县委、县政府组织乡镇场党委书记、乡镇场长、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召开全县粮食生产工作会议,对今年粮食生产作了全面安排部署。3月底,县委、县政府联合下发《道县2008年粮食生产实施方案》、《道县粮食生产考核奖惩办法》文件,对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组织、目标任务、考核奖惩等都作了硬性规定。各乡镇场在4月3日前组织村主干召开了粮食生产工作会议,通过层层组织动员,在全县形成了浓厚的粮食生产氛围。
二是强化目标管理。把粮食生产列入各乡镇场年终目标考核内容,各乡镇场与县政府签订了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年终按县粮食生产领导小组考核计分,严格实行奖罚兑现。
三是强化办点示范。该县在清塘镇、梅花镇各建立一个连片万亩双季稻亩产过1000公斤高产示范片,每分别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于恒和农业副县长乌进甫同志负责。片内每个村都安排一名农业技术人员长驻服务。其他各乡镇场各创办一个连片1000亩双季稻亩产过1000公斤示范片。各示范片实行统一技术方案、统一防病治虫、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水源管理、统一人员调动。通过高产示范,推进全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
四是强化优良品种推广。围绕优化品种结构,大力推广粮食优良品种。全县计划种植优质稻45万亩,其中早稻优质稻25万亩,晚稻优质稻18万亩,中稻优质稻2万亩。每个万亩示范片优质稻达到6000亩以上,千亩示范片优质稻达到800亩以上。
五是强化粮食生产服务。县农业局、农机局、水利局、农业开发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协调配合,在制定粮食生产技术方案、编发技术资料、组织粮农技术培训、推广农业机械技术、中低产田改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积极有效的服务,努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在资金支持上,县财政从中央粮食奖励资金中拿出20%,专门用于粮食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对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乡镇场、种粮大户的奖励和万亩示范片建设;同时,县财政还专门安排50万元,用于办理易涝、易旱地区和万亩示范片水稻保险手续,解决种粮户的后顾之忧。

六是强化遏制抛荒。县委、县政府规定全县耕地抛荒面积不得超过耕地总面积的0.5%,对措施不力出现耕地抛荒的,严格按市委、市政府的规定,实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为遏制抛荒,各乡镇场相继制定了许多有力措施,如该县营江乡上源头村规定,村里抛荒的田,由村“三大柱头”先出钱犁田,若有人愿意代种,只出一半犁田的钱即可,没有人代种就由3人种植,为防缺秧,3人还多育了2亩秧;梅花镇的斯屋村规定,凡代种本村荒田的,每亩由村里补助50元的垦荒费。目前,该县正在设法采取过硬措施,坚决杜绝出现连片5亩以上的荒田。
七是强化督促检查。4月7~10日,该县“两办”督查室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18个部门分成10个组,在全县开展了第一次督查,重点督查耕地抛荒和早稻计划落实情况,及时通报了督查结果,各乡镇场对照督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抓好落实。
八是开展农资打假。3月份以来,县政府组织农业、工商、质监、物价、公安、广电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农资打假护春耕”活动,对全县农资市场进行了一次全面清查,发放农资打假、如何选购合格农资等资料1.6万份,抽检水稻种子发芽率136个样次、送省厅检测农药样品2个、肥料样品6个,均为合格。查获标签标识违规复合肥160吨,菊脂类农药500余件,杂交稻种子2000斤;没收未审先推杂交稻品种4个、6000斤;县物价局对全县228家农资经销店都下了农资限价通知,规定尿素批发价不得超过2100元/吨。

道县狠抓粮食生产工作落实

1056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