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区多措并举稳定粮食发展
今年随着农资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很多老百姓有抛荒和“双改单”的念头。对此,零陵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全区粮食面积稳中有增、粮食总产稳中有增、质量效益稳中有增。
一是加强领导。区人民政府成立了零陵区发展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区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为成员,负责政策落实和组织协调。各乡镇(办事处)成立相应机构并严格实行粮食生产乡镇长负责制,乡镇一把手亲自抓。
二是狠抓耕地抛荒的治理。各乡镇(办事处)组织人员逐户摸清种植意向,对可能抛荒的稻田进行登记造册,由乡村两级组织在家的农民进行代耕代种,恢复耕种。对抛荒的农田,坚决取消承包户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对连续抛荒两年以上的耕地,户主不听劝阻不将耕地合理流转的,由乡村两级组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收回,重新发包。把耕地抛荒、特别是稻田抛荒纳入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综合考核,连片抛荒5亩以上的(含5亩),一票否决。区里将于7—8月,由两办牵头在全区范围内组织督查,对抛荒严重的乡镇(办事处)将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三是办点示范。湖南省将2008年定为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年。区里决定今年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区里组织在邮亭圩镇的杨家巷片建设万亩早稻高档优质稻高产示范片,单季亩产460公斤以上。在富家桥镇的贤水河两岸建设万亩双季稻高产示范片,双季亩产1000公斤以上。每个乡镇创建一个连片1000亩的高档优质稻高产示范片和一个连片1000亩的双季稻高产示范样板。区里将组织验收,验收结果计入目标管理考核。以办点示范来带动全区的粮食发展。
四是大力发展生产旱粮作物。近年来,随着玉米在加工燃料上的应用,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其单价超过水稻,种植玉米的效益已经高于水稻。同时,红薯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近年来,深受城市居民的青睐,其效益也相当可观。积极引导农民,在荒坡荒地上种植玉米、红薯等旱粮作物,切实把它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来抓,确保全区旱粮作物播种面积达到14万亩。
五是认真抓好国家粮食补贴政策的落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加大中央惠农政策的宣传,及时足额将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粮农手中,真正做到政策落实不走样、不缩水,确保给农民群众的实惠不转移、不减少,保护好、调动好粮农的积极性。
六是推进机械化生产,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充分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和扶持农机大户购置农机具,开展农机作业技能培训,完善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规范操作办法,提高实施效果。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机维修市场行为,维护农机销售市场秩序,扩大农机作业市场规模,加快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
七是整合项目,加大投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了确保粮食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技术培训和办点示范。同时,对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工程项目进行整合,资金向粮食生产倾斜,以此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旱涝保收。
八是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区里将粮食生产任务分配到乡镇(办事处),并与乡镇(办事处)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双季稻种植面积、优质稻面积和办点示范等粮食生产指标纳入乡镇(办事处)年度目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