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发展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发挥协会作用推进优质稻产业化发展。2005年以来,常德市鼎城区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充分发挥优质稻米协会的作用,通过协会加强与龙头企业和农户的联系,扩大优质稻米订单生产,实现企业、协会、农民“三受益”,并探索出了一套以协会为纽带,带动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2007年,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达105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0.5%,比上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平均亩产407公斤,比上年增加13公斤/亩,增3.3%;总产42.75万吨,比上年增加5.3万吨,增14.2%;产值124380万元,比上年增加24200万元。其中,中、高档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45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订单收购优质稻谷15万吨。高档优质稻谷收购价格为95元/50公斤,比普通稻谷市场价高19元/50公斤,比国家保护价高23元/50公斤;中档优质稻谷收购价格为86元/50公斤,比普通稻谷市场价高10元/50公斤,比国家保护价高14元/50公斤。通过优质稻生产及产业化开发,共为全区农民新增产值12800万元,全区农民人均170元。
2008年,鼎城区有优质稻米协会5个,全区优质稻种植面积110万亩(其中:早稻40万亩、一季稻14万亩、晚稻56万亩),预计总产优质稻谷45万吨,可提供优质商品粮30万吨,中、高档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45万亩,订单收购优质稻谷15万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