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工业与初级资源部长访湘
应我国农业部孙政才部长邀请,文莱工业与初级资源部长叶海亚先生率该部常秘(副部级)及文莱驻华大使等8人,于2009年5月4-6日来湘访问。文莱代表团访湘期间,省政府徐明华副省长会见并宴请了文莱代表团,双方表示将加强在水稻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文莱代表团十分高兴地拜会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袁院士支持文莱发展杂交水稻。代表团与湖南省农科院进行了务实友好的工作会谈,文莱农业局与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签署了水稻合作备忘录,双方拟合作在文莱开展水稻种植示范。文莱代表团参观了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霞粮食产业公司和湖南省果茶良种繁育场。我国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唐盛尧处长和翻译陪同文莱代表团访湘,省农业厅厅长程海波和省政府办公厅、省外侨办、省商务厅和省农科院领导参加了会见和宴请。
文莱是一个南海岛国,人口38万,国土面积5765平方公里,人均GDP35000美元,支柱产业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与出口。该国农业基础极其薄弱,仅种植少量水稻、橡胶、胡椒和椰子等热带水果。2007年,水稻播种面积1354公顷,均为一季水稻,稻谷总产量1512吨,平均稻谷产量1.12吨/公顷,年消费大米30万吨左右,稻米自给率仅3%左右,80%的稻米从泰国进口。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对文莱冲击很大,粮食安全问题引起高层高度关注,文莱苏丹要求提高粮食自给率,提出到2010年粮食自给率达到20%,2015年提高到60%,将水稻面积扩大到6260公顷,并引进杂交水稻品种。
文莱温光资源丰富、雨量充沛,适合水稻生长,适合开发的稻田面积大。文莱经济发达,国力雄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粮食保障体系。
由于文莱土壤酸度高,土壤贫瘠,没有灌溉系统,缺少技术专家、技术人员和熟练的农民,水稻生产面临一定的困难。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自古以来就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全省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800万。湖南的主要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粮食产量居全国第7位,水稻播种面积430万公顷,单产每公顷5970公斤,稻谷总产2570万吨,居全国第1位。湖南不仅农产品总量大,而且科技含量高,目前农业科技在湖南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5%,尤其是袁隆平院士研究的杂交水稻,为促进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南与文莱在农业生产合作已有一定基础。
2002年3月—2003年5月,湖南省国际合作公司、隆平高科公司与文莱一家由华人公司合作,派出6名水稻、玉米、蔬菜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了两个季节的试验,水稻产量达到文莱当地产量的3倍,受到文莱政府的关注。但由于当时的生产条件限制和资金困难,合作于2003年5月暂时终止。
2008年11月,应文莱农业部邀请,湖南农科院派出考察团,赴文莱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并与文莱农业部达成进行水稻生产技术合作的初步协议。
文莱是中国的邻邦,是东南亚主要的石油输出国之一,中国十分重视发展与文莱的友好关系,中国驻文莱大使馆非常重视文莱与湖南的水稻合作。湖南是杂交水稻的发源地,具有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有能力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撑。文莱工业与初级资源部部长率团访湘,将进一步推动双方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湖南省积极支持湖南与文莱在水稻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