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滩区农产品监管“三改”带来新变化
生产基地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抓好生产基地源头监管至关重要,区农产品监管部门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农产品源头监管工作“三改”,创新农产品监管工作模式,全面提升了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一是推动产销对接,改单一的执能部门监管为销售者(或加工厂家)、监管人员对农户生产的双重监管。在今年的农业生产中,我区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农业专业协会,积极推动生产基地与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产销对接、订单生产,根据市场需求或企业原料质量需求制定严格的生产措施,通过协会、优质优价、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等手段规范农户的生产行为,提高农产品质量,目前,该区订单农业农产品面积突破了30万亩,其中优质稻26万亩,西瓜3万亩,玉米5000亩,雪菜等面积4万余亩。
二是参与基地和品牌建设,改单一市场监管为全程监管。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主动参与我区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优质农产品打造,为农产品销售开拓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如在外向型蔬菜基地—岚角山镇春翔农业蔬菜基地建设中,区检测中心主动把它列为我区的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点,从生产基地的环境监测、投入品使用到上市农产品质量检测,开展全程服务,实现农产品质量的全程监管,并为基地打造农产品品牌、开拓两广市场出谋划策,现全区主要农产品基地与农产品监管部门一一对接,实现跟踪服务。
三是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改事后监管为事先预防。针对农民工大量返乡,缺乏农业技术的实际,区农业部门利用阳光工程培训、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积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的方式,使得人人都能掌握1到2门技术、家家都有技术工和明白人,并要求农户与市场对接,建立生产档案,实现标准化生产,现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52期,培训农民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万份,赠送科技图书1200册。